返回 我在大明造航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货币改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吴长庆剩下最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发展经济。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让国民过上好日子。

    为此,吴长庆开始颁布货币法。

    他要对货币下手了。

    在下手之前,他都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这件事影响重大,搞不好甚至会引起社会动乱。

    新货币法规定,只有朝廷才有铸币的权力,其他私人机构铸币就是违法,是抄家杀头的重罪。

    当然,在以前私人铸铜币也是重罪。

    只不过,以前私人铸铜币,朝廷的监察难度极大。

    铸铜钱的难度极低,稍微有点实力的钱庄都可以做到仿制。

    而且,他们铸出来的铜钱,其含铜量会少于朝廷的铜钱。

    别看一枚铜钱只能少那么一丁点的铜,但是铸的数量多了,几百万枚,上千万枚之后,当中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了。

    而白银,以前则是没有固定的标准,都是以重量来确定价值。

    不少黑心商将银块融化,然后掺点其他金属。

    八钱银子,也能当一两来使用。

    大明的覆灭,其实和白银这种货币也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大明确立了银本位的制度。

    但是,大明的朝廷却没有相应的手段来掌控这些白银。

    这就导致了,白银的价值,走向,官府都决定不了,然后朝廷就出现‘钱荒。

    一方面,民间商人手中的白银越来越多,物价上涨的厉害。

    另一方面大明朝廷的主要税收来自于没多少银子的农民,根本收不到多少银子税收。

    加上连年战争,朝廷是越打越穷,到最后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士兵自然是不愿意卖命。

    而那些银子到了商人手中,他们也无处消费,只能囤积起来,藏在地窖里。

    不参与流通的财富,其实没有多少意义,无法促进经济繁荣。

    据权威统计,明末民间窖藏的白银多达2.5亿两。

    要不是这些牲口藏了这么多钱,大华现在的经济也不可能腾飞的这么快。

    以前商人有钱,没地方花,没赚钱的项目可投资。

    而现在大华多的是项目,奢侈品也多。然后他们就把地窖里的银子挖了出来,或用于享乐,或用于投资。

    白银流入了市场,造就了空前的繁荣。

    要不是靠着这些商人以前囤积的财富,不管大华现在的那些项目利润再高,赚钱也都是需要时间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暴涨那么多的税收。

    这些钱,都是那些地主老爷们以前存下的财富,现在只不过是拿出来了而已。

    从这么方面看,大明其实也挺可怜的,给吴长庆做了嫁衣。

    赚了那么多银子都和朝廷无关,到现在全部便宜了大华。

    为了避免重蹈大明的覆辙,吴长庆势必要将货币掌控在手中,铸币只是第一步。

    为了防止私人铸钱,加大铸钱的难度,吴长庆规定了以后货币的标准。

    官府为此订购了几台铸币的机器,打造了一些图案花纹非常复杂的摸具。

    如此复杂的摸具民间暂时没有这个能力打造出来,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模仿和伪造。铸出来的货币,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真伪。

    官府新铸的货币为圆形,就跟后世的大洋差不多,不过分三个规格。

    最大面值的为十元,对应的是以前的十两。还有一元,五角,对应的是以前的一两,五钱。

    不过,面值为十元,但其含银量,远远没有十两那么多,最多九两。

    官府也要借着这波铸钱,捞一笔财政收入。

    这笔收入可不容小觑,等于是有百分之十的利润。

    铸个一亿元,就能

第489章 货币改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