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明造航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实力对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速战速决,不会去搞那么多复杂的战术。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一望无际的平原,想要玩点什么深奥的战术都没戏。

    最终,多尔衮等人把战场定在了淮安北部的泗阳一带。

    至于具体的兵力部署,这个则要视情况而定。

    八月八号,双方的主力大军还在彼此接近。

    其中,清军的一支一万人的骑兵部队打前锋,悄悄的绕开了淮安,想要去偷袭吴军的后方以及后勤补给线。

    骑兵靠着灵活的机动性,足足绕了几十里路,吴军的探子都没有发现这一股骑兵。

    而他们的主力则是在泗阳集结,吴军则是在淮安一带集结。

    九号,吴军主动出城,清军也非常有默契的出了泗阳,然后在野外相遇,各自开始排兵布阵。

    在峪沟镇附近,双方的骑兵探子发生了接触战。

    随后,双方的前锋都停了下来,开始调整阵型。

    双方此时的大军相隔已经只有三四里路,彼此之间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对方。

    不过,看不清人脸,只能看到黑麻麻的一片。

    在这狭小的地方,双方已经集结了超过四十万人。

    其中,清军共二十六万人,他们出发的时候一共是三十万。不过,他们在宿迁和徐州留了些后备部队,还有一万人被派去了偷袭吴军的后方。

    吴军出发时有十五万人,其中留了一万人在淮安,这里共有十四万。

    兵种方面,吴军有三万燧发枪部队,两万火绳枪部队,骑兵三万,弓箭手一万,掷弹兵五千,炮兵五千,冷兵器部队三万。

    其中,四斤火炮一百门,八斤火炮五十门。

    清军只有一万燧发枪部队,严重吃亏。火绳枪倒是有三万人,比吴军多。但是,其人员素质肯定是要比吴军差一些。

    所以,这一方面清军也不占优势。

    火炮方面,清军也有一百五十门大炮,数量不吃亏。但是质量上却差远了,他们的全部是四斤重的实心弹。

    没有八斤炮,也没有榴弹炮。

    这一方面,清军吃亏。

    掷弹兵清军也有五千人,但是他们的手榴弹因为火药的问题,威力要小于吴军,也略微吃亏。

    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其他的就是清军占优了。

    其中,弓箭手方面,清军一共有两万人,是吴军的两倍。而且,他们的弓箭手的素质,不比吴军的差,都是些经过来长时间培养的人。

    差距更大的是骑兵,清军一共有骑兵七万,是吴军的两倍多。

    还有冷兵器部队,清军有十二万,足足是吴军的四倍。

    双方的实力对比看起来各有优劣,都有一战之力。从纸面上看,很难分出高下。

    这也是双方都愿意进行决战的原因,要是其中一方的实力明显处于下风,绝不可能进行这种决战。

    弱的一方,肯定是老老实实的去守城。

    而现在嘛,多尔衮和吴长庆各自都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了信心。

    多尔衮这也不算是盲目自大,他的信心来源于骑兵。

    只要他的骑兵把吴军的炮兵,弓箭手和冷兵器部队冲垮,那么吴军只剩下三万燧发枪部队也翻不了天。

    吴长庆自然也没有自大,虽然他的兵力要少很多,但是他的手段多呀。每一个手段,都可以给清军献上一份大礼。

    \

第282章 实力对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