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儿啊,爹真的是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木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墨水?”

    李晟听到刁青鸾的话,顿时失笑,摇头道:“这么大的墙面的,当然不能直接用墨水书写,否则能否着墨先不说,墨汁沿着墙面流淌下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刁青鸾闻言,自己也失笑着摇摇头。

    墙面是竖直的,纸面是横铺的,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那既然不能用墨水,那该怎么在墙面上写字呢?”刁青鸾歪着脑袋,一时之间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李晟轻笑一声,抬手指着东市大门上方,笑道:“用这个!”

    刁青鸾抬头看去。

    但见东市大门上方,正挂着的一个木质匾额,横亘在大门上方,来往的商贩们稍稍抬头,就能在很远的地方瞧见上面的字。

    用黑漆书写的“长安东市”四个大字。

    十分醒目。

    “漆!”

    刁青鸾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谁说只能用墨水写字,桐漆也可以啊!

    而且,相对晕染褪色的墨水而言,桐漆的保质期很长,一旦成形很难剥落!

    “不错,就是漆!”

    李晟笑着点点头。

    漆,作为一种最为古代的类塑料制品,在中国源远流长。

    李晟记得前世看过一个新闻,商代妇好墓发现后,其棺椁上就有非常明显的漆装,证明早在青铜时代的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漆。

    此外,大禹即为,除了制造九鼎之外,同样制造漆器作为祭品。《韩非子》载: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

    可见,漆的使用,在中国古代早就已经广为流传。

    而中国古代的匾额文字,之所以还能保留几百上千年,直至现代还能看清,就是因为漆!

    不过,和青铜、丝绸、盐铁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漆器制造是由官府垄断的。

    但既然唐太宗连盐铁贩、矿石冶炼都懒得管。

    漆器制造自然也已经全面放开!

    只要能弄到大量的漆,李晟就能在全长安的大街小巷、所有墙面上,都书写上文字。

    汉子再多,常用字也不过几千而已。

    长安这么多墙面,足够每个字写十遍的了!

    一旦完成,全长安城的百姓,都能免费识字。

    而且这种办法,润物细无声,效力持久。

    某些方面,甚至比印刷术,更加方便。

    这也是为何,李晟发现这个问题后,如此欣喜若狂的原因。

    但此时,刁青鸾却给李晟泼了一盆冷水:“但是,桐漆价格不菲。若要让这些墙上的字迹清晰,必然要用红漆。红漆需要以丹砂配置,价格更加昂贵。”

    李晟一愣,愕然问道:“桐漆?”

    刁青鸾这才给李晟解释了一下,唐代“漆”的制造。

    没有石油工业,唐代的漆,名为“木漆”、“大漆”,是一种的植物分泌物,需要漆树上采割。

    刚采割的木漆,是一种白色胶状物,粘性十足。

    所以才有“如胶似漆”的说法。

    而随着放置时间越长,木漆接触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会逐渐从淡白色变成红色、棕黑色、黑色。

    同样有个说法,叫做“漆黑一团”。

    但正因为是依靠植物分泌,所以木漆的产量并不多的,从而造成了漆器的价格,一向居高不下。

    李晟想要用这种东西,去在墙面上写字。

    可想而知,其中需求量要有多少。

    恐怕穷尽长安城的木漆储量,也不够李晟糟蹋的。

    这成本,甚至比李晟用铜钱制造青铜雕版,更加昂贵。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李晟闻言,尴尬的挠挠头。

    怪不得几千年来,历史上那么多聪明人,却从没人想到用这种办法。

    原来是成本在卡着。

    但虽然有这个问题在,李晟却并没有太过失落。

    毕竟,对李晟而言,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但用木漆刷字,难度太高。
<

第76章 木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