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第十九章 盛唐威仪,千秋节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文卷番外第十九章盛唐威仪,千秋节庆唐文明二十一年。



    nbsp九月初十。



    nbsp万众瞩目的千秋节,终于到来。



    nbsp刚入寅时,天幕仍是一片幽暗,大明宫中就张灯结彩,远远望去,连绵光辉驱退黑暗,撑起一片光亮空间。



    nbsp大唐的百官与各国的使臣,等候在正中的丹凤门前。



    nbsp真武观的道士与大慈恩寺的僧人,聚于左侧的望仙门处。



    nbsp长安百姓若要来观礼,则安排在右侧的建福门入内。



    nbsp单单是人数之众,那种热闹喜庆的氛围就扑面而至。



    nbsp在这欢庆的日子,禁军卫士也不会严加限制,鸿胪寺的官员则看管不过来。



    nbsp人群中有窃窃私语,稍加不遵守礼制的,只要不太过分,也不会呵斥。



    nbsp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下,大伙的交流都很开心,情绪大多带着期待与喜乐。



    nbsp包括大食使节团。



    nbsp因为领头者,已经变成了蒲希密和列昂提。



    nbsp一位是大食的行省总督,一位是来自拜占庭的学者,他们确实才是真正的使节团成员,如今紧赶慢赶,终于抵达了长安,辨明了真伪,接替了位置。



    nbsp当然,出了真假使节团的事情,排练大曲的舞姬又死在了宫禁之中,这些敏感的消息传播,使得各国使臣的神色,都有了几分怪异。



    nbsp两个世界强国虽然还未正式宣战,但敌对的气息本就十分明显,臣服在大唐威德下的小国同仇敌忾,甚至磨刀霍霍,中东的小国则是不敢得罪大食,唯有敬而远之。



    nbsp若不是所站的位置,是经过合格的安排,不可随意改动,恐怕大食使节团周围,要空出一圈明显的区域了。



    nbsp蒲希密和列昂提感受到了针对,却暗暗好笑。



    nbsp他们可是身在大食心在唐,或者说原本的立场还不是特别鲜明,那么经过此番出使,就再无动摇,恨不得两国在外交声量的差距越大越好。



    nbsp现在唯一值得担心的,是阿布将军不知去了何处。



    nbsp那可是大食的绝对忠臣,一趟出使都被他用来抓捕内奸。



    nbsp若不是后来发现了更大的阴谋,双方势必是拼得你死我活。



    nbsp即便如此,阿布将军的不知所踪,仍然让他们有些担心,这家伙不会偃旗息鼓的。



    nbsp正想着呢,前方喧哗声起,丹凤门已是开了。



    nbsp眼前豁然开朗,巍峨庞大的建筑群,犹如天上宫殿,在灯火中无限延伸。



    nbsp隔空远观,大明宫已经颇为壮观,现在正式入内,渺小感真是止不住的从心底里弥漫开来。



    nbsp窃窃私语的声音顿时落了下去,肃穆庄重之感油然而起。



    nbsp“行!”



    nbsp伴随着嘹亮的声音,负责导引的官员当先领路,一群身穿各国服饰的使臣乖乖跟上。



    nbsp一段并不漫长的路程后,众人抵达宣徽殿的廊侧厅堂。



    nbsp不同于寻常殿堂的深阔方正,宣徽殿是一处特意修建的回廊式建筑群。….正前方一座开阔主殿,两侧回廊衔接,圈起当中一片开阔广场,四方庑舍可直望中央,那儿则特意立起了一座高台。



    nbsp百官与使臣登入主殿,眷属与百姓则入左右庑舍安坐,确保各方都能看到高台上的表演,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



    nbsp此类设计,都是李弘登基后,逐步完善的改变,那位曾经身体欠佳的圣人,向来体恤百姓,善待下人。



    nbsp而作为帝王,简朴是美德,但绝对算不到前列,只要量力而征,与民休憩,不妄兴战事就好,天下的兴衰,终究不会因一家用度的增减,而有颠覆性的变化。



    nbsp关键是凡此种种,尽显上国风范。



    nbsp各国使节哪怕早有听说,但终究是百闻不如一见,都露出叹服之色。



    nbsp哪怕不看节目,不听大曲,单单是位列席上,就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了。



    nbsp当然,对于使臣来说,建筑再恢宏,只是欣赏,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甲士林立的北衙御林军。



    nbsp那是大唐绝对的精锐,并且不是久藏于深宫之中,由各军精锐选调,时时操练,其中佼佼者又再外放边疆,建功立业。



    nbsp如此一来,边境将领也拥有了天子门生的荣誉,既方便了唐皇对于军队的遥控,亦是兵制改革下的附带。



    nbsp所以现在平平无奇的禁军,或许就是来日纵横沙场的将领,使臣平日里见不到,此时最为。



    nbsp只是天色还未大亮,双方相隔又远,根本看不真切,倒是兽鸣声隐约传来。



    nbsp“百兽园开了!”



    nbsp众人的注意力转了过去。



    nbsp正如大唐贵族喜欢豢养猞猁猎鹰,圣人的兽栏也是彰显威仪的地方。



    nbsp而每逢节日,正是这些平日里悉心照料的猛兽,出来亮个相的时机。



    nbsp飞禽有鹰鹞,走兽有虎豹,都算是寻常,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还要属大象。



    nbsp“神象大力,我佛护佑!”



    nbsp当那庞然的轮廓,在驯兽师的引领下逐渐接近时,使臣里的崇佛者更是拜倒,念诵梵语佛文。



    nbsp这批大象,是天竺所贡,被特意驯化过,作为佛门的护法兽。



    nbsp初至大唐时,象皮和象牙上还绘着许多佛法图案,希望籍此让唐皇感悟佛法。



    nbsp结果大象信道了。



    nbsp至少驯兽师是这么交代的。



    nbsp无论如何,这些猛兽留了下来,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坐骑,拱从圣驾,再有雄鹰展翅,虎豹伏行,各作咆哮,如此派头,还只是一场前戏。



    nbsp“如此盛唐,如此威仪!”



    nbsp此时此刻,不知多少使臣生出了由衷的敬畏之情,如此内外慑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国来朝,而不是表面的形式。



    nbsp低声议论又开始了,这次说着说着,却是转向个人武力。



    nbsp“唐皇少时病体,后得真武圣君所传神功,才有今日的康健……”



    nbsp“何止康健,你们是没见过唐皇,便如神仙一般,不老不衰……”….“马上便能见到了,当真令人激动啊!”



    nbsp蒲希密同样悠然神往。



    nbsp他想到了大食境内的真武教。



    nbsp那个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围剿下,依旧顽强扎根的新兴教派。



    nbsp以前不理解,现在却是明白了,相比起那些传闻中的神迹,这里有真真切切的例子。



    nbsp这位唐皇以前是个病秧子,英年早逝的类型,后来修炼真武所传的神功,病体痊愈,甚至不见老态,是大唐人尽皆知的事情,也是最令人羡慕的神恩。



    nbsp所以蒲希密很理解唐皇为什么会沉迷修道。



    nbsp作为这个伟大帝国的皇者,凡世的权力已经登峰造极,接下来的目标,自然是成为不老不死的神灵!



    nbsp“快看,那位是不是杨先生?”



    nbsp脑海中正想着飞升呢,列昂提凝重的提醒传了过来。



    nbsp蒲希密顺着他的视线,看向了大唐官员所在的位置,突然目光一凝。



    nbsp他瞧见了杨再威。



    nbsp换了身衣着打扮,不再是僧人形象,而是作侍从模样,站在了一位大唐官员的身后。



    nbsp那不是普通的官员,而是身着紫袍,用事机枢的宰相!



    nbsp杨再威何等敏锐,立刻就察觉到了目光,甚至判断出是最初大食使节团的两位同行者,但他并没有回头示意,只是平静地等待着千秋节的正式开始。



  

番第十九章 盛唐威仪,千秋节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