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从士卒开始成长的战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蒙恬:赵穆应为南阳郡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王面色一冷。

    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亲自表态。

    李斯适时站出来,拱手道:“臣认为,可收下南阳。”

    王绾几人一愣。

    紧接着,他们便是意识到李斯心中所想,不由得露出些许笑意。

    谁规定说接受了韩境的投诚,就一定不能打韩境了?

    反正,对于山东诸国来说,他秦国的名声一向不好。

    而且,日后便是打起韩境来,也可以把一切责任都推到李斯身上。

    “那便按照李斯所言吧。”

    从头到尾,嬴政完全无视了淳于越。

    淳于越对此也习惯了,他挥了挥衣袖,并不在意。

    那韩使臣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三跪九拜谢其大恩后,便起身离开了。

    散朝。

    一众朝臣退去。

    嬴政回到了章台宫。

    在宫门口。

    秦王和他几个核心成员,诸如王贲,蒙恬,王绾、李斯,随他一同进了章台宫。

    除了王绾、李斯,这等外来人才之外,王贲与蒙恬,是他尚在太子时,便结交的好友,感情十分深厚。

    在这几人面前,秦王也不端着秦王的架子。

    吩咐几人各自坐下。

    命下人端来茶水。

    然后,下人退去,关闭房门。

    几人对视一眼,知晓秦王要和他们说大事了,面色纷纷一凝。

    嬴政端起茶杯,悠悠喝了一口,便问道:“诸位认为,该由何人任南阳郡守一职?”

    直接寻求他们的意见,便是对他们的看重。

    毫不夸张的说,在场几位,便是大秦真正的核心,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秦王之意。

    就说目前的南阳,既有日后对韩作战的桥头堡作用,又有安抚民生,为栎阳大营供给军需的重任。

    不可谓不重。

    要不然,那秦王也不会专门因为这个将一干重臣留下来。

    可,秦王此言一出,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率先说话的。

    倒是有几个合适的,可这些人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难免会遭到其他人的猜忌。

    王贲思忖片刻,左右看了看,见着其他人似乎有些欲言又止,性情耿直的他倒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开口道:

    “臣认为,可由蒙武老将军暂时带领,日后攻打韩境时也方便一些。”

    推举蒙武。

    蒙武,便是蒙恬的父亲。

    丞相王绾道:“此举不妥,蒙武老将军威望极盛,一举一动皆受到山东诸国注视,若担任郡守,可能会引起韩境那边猜忌。”

    此言不可谓不妙。

    一方面,既抬高了蒙武将军,另一方面,又婉约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毕竟,此时的他,身居大秦相邦,军政要务一手抓,不仅是百官之首,而且也负责调动战场上的辎重粮草。

    尤其是此次灭韩大战,更是让王绾已有数日未曾闭眼了,也唯有此次韩境投降,这才让他有了点放松的时间。

    也算是这几位之中,职位分量最重的一位。

    “相邦所言在理。”说话的是蒙恬,他看了众人一眼,拱手道:“臣倒是有一个人选,不知当讲否?”

    蒙恬一开口,嬴政便知晓蒙恬要说的是谁。

    这个名字在脑海内过了一遍,然后便响起了当初赵穆的那番对论,眼眸中也浮现出些许满意。

    李斯余光扫到秦王,见着后者表情变化,他顿时明白嬴政已经确定了人选。

    王绾一脸好奇,开口道:“何人?”

    “赵穆。”蒙恬一字一顿道。

    “赵穆是谁?”

    对于这个名字,王绾实属陌生,毕竟对他来说,光是操心灭韩之战的百万粮草及辎重调动,便是一件十分繁琐且令人头疼的事情。

   &

第35章 蒙恬:赵穆应为南阳郡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