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孔融的赌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为一个穿越者,文抄公是基本的素养。
刚投靠曹操的时候。
江南就借针讽刺诸侯,秀过一次。
不过自那之后。
他很少再公开抄诗,这玩意需要情景、意境都合适。
如果硬掰,到时候解释不清。
古人研究一辈子诗词,哪个不是人精。
一首打油诗还没什么。
说不定是从哪个落魄秀才那听来的。
可如果真来个一夜吟诗八百首。
接下来,可就不得了了。
毕竟才十五岁。
不可能写出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没那个心境和经历。
孔融虽然是废物,可毕竟研究了一辈子学问。
如果比诗把他压下去,实在不合常理。
江南的酒意一下就醒了。
仔细回忆。
还好他穿越也有几年,已经对这个世界有了大概了解。
虽然趁着酒醉,有点放浪形骸。
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孔融因为败在江南手里,心里不服。
各种冷嘲热讽,借古讽今。
言语间十分尖酸刻薄,以当时江南的性子,就要直接撕了他。
不过被蔡琰给拦了下来。
身为三国第一才女,心上人被人欺负哪受得了。
当场和孔融辩论起来。
两人针锋相对,互相讽刺,到底说了什么江南已经记不太清。
很多话单拿来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连在一起就不懂了。
只知道两人争辩的非常激烈。
起初还有分寸,后来越说越激动,老孔抹不开脸,开始人身攻击起来。
说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就有点过分了。
蔡邕看出不对,连忙打圆场,提出要以诗会友。
这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方法。
自古文人相轻。
遇到和自己政见不合的人也会吵架。
可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
总不能像市井无赖一样互相骂娘,于是就有了诗词大会。
说好听了叫以诗会友。
其实就是一群人借诗词暗喻、讽刺等骂街。
苏轼就曾经和妹妹开玩笑。
写诗“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说她额头太大长得丑。
妹妹也不惯着。
反手一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还未到腮边。”
讽刺苏轼的脸太长。
蔡邕提出以诗会友,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当时。
江南大胜而归,貂蝉在堂前献舞,飘飘欲仙,美不胜收。
便提议以貂蝉为题,一人一句。
本来江南是不想搭理孔融的,见蔡琰亲自出马,斗了半天也没拿下。
随口说道:
“我有一句诗,如果你能对上来,以后但凡你孔融所到之处,我退避三舍。”
“倘若你对不上来,就别在这丢人现眼。”
“我出钱,在许昌办个学堂,把所有贫民家的孩子都接来,你去给他们上课如何?”
办学堂对江南来说,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是穿越者,深深的明白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可在当时的背景下。
这对孔融来说却是极大的羞辱。
他可是堂堂的圣人之后。
就是各大世家的子弟,想去他那里求学,都要备重礼。
&nb
第121章 孔融的赌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