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开国大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就的,秦国亦然。从开国到一统天下,秦国花了将近七百年的时间,几多沉浮,几多曲折,几多坎坷,几多艰辛,谁能懂。\n 从最先的中原小国,小到被群国围困的几百里国土,小到随时会被各国围攻,灭亡。\n 到现在的大国。历经了两百多年,历经了六世的变法图强,才得以有自保的能力。\n 到了秦王这一代,更是对各国发起进攻的号角,立志统一中原。\n “现立己为帝,称始皇帝,而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必将秦功烈烈,秦德昭昭。”\n 此言一出,没有人不为之震撼,让底下的人都在心中奋起骚动,但又无一敢动,敢去说话。\n 称“始皇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不止要做人间的统治者,还要当神。\n 单从解读的角度来说就已经很不一般了。\n “始”乃第一,最初的源头。“皇”乃上古帝王,君主。“帝”即某个时代的创造者和主宰者。\n 秦王认为自己的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一统天下的功绩让远古贤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都望尘莫及。言下之意莫过于就是自己有创世之举,“帝”之前的“皇”才能配得上他。\n 不仅如此,他的后半句更是宣誓,此皇位将代代相传,更是为自己的后代做保证。\n 凡是大秦君主,后世必将功绩无数,品德优胜。\n 蒙毅也只得在心中暗自敬佩。\n “寡人是大秦帝国第一位帝王,从寡人开始,百世千世乃至万世,将永远相传,列祖列宗,皇天后土,亿万子民们共证之。”\n 在万千人的瞩目下,如此宣誓,自立始皇帝,又何尝不是证明。\n 也只有赢政,才敢这样说这样做了吧?\n 说罢,秦王转身,继而向前踏去,上往那烽火台的顶端。\n 这下众人才明白秦王的用意,如果说下半部阶梯他是君王,在刚才停顿宣誓的时候,他就已经换了一种身份。\n 现在他以始皇帝的身份,踏上这通天的烽火台。\n 当他转身的那一刻,他便不再是从前的秦王,而是焕然一新的秦始皇。\n 秦始皇小心踏那烽火台上方,身后有一个方尊。\n 那是商代所筑的方尊,专门给祭祀所用,名为“四羊方尊”。\n 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n “我为天、地、神、人,奏响秦颂,点燃祭火。”\n 秦始皇气势磅礴的高喊一句,接过一旁士卒所递过来的火把。\n 一下抛入那早已装满干柴,浇满火水的四羊方尊之中。\n “嘭”\n 干柴一点即着,火势迅速蔓延在这那方尊之中。\n 滔天火焰一下串起,秦王与底下万千人目视着那熊熊祭火。\n 这火,祭的是因为战争惨死在华夏各地的冤鬼;\n 祭的是为大秦做统一华夏而牺牲在四海八方的忠魂;\n 祭的是在天有灵,期盼大秦一统,为大秦鞠躬尽瘁的六世先祖。\n 任凭这烈火冲天,烽烟直达云霄之上。\n 这时狂风忽然大作,四面吹来大风,几欲要将这祭火扑灭,就好像无数冤魂的哀嚎,要将其吞掉。\n 但这祭天大火可没这么脆弱,在与暴风的对抗之中坚持了许久,直至狂风停止,大火仍然串出方尊。\n 两名士卒一人捧着酒,一人拿着酒樽,递给秦始皇。\n 秦始皇接过酒樽,小心将其盛满,后对着这四万大军朗声颂道。\n “十五年来,寡人灭强赵,吞西楚,平叛乱,抗匈奴,天下九州尽归秦,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统。”\n “今日大典,与十四年征六国临行前大宴何等相似。”\n 白起等人都以瞩目的方式看着秦始皇。十四年前,秦始皇设宴号召全秦朝将士,文臣为其效力。\n 以“兴大军,诛六国,平定天下!”的名义,伐起对六国进攻的号角。\n “寡人这杯酒祭秦孝公、祭秦惠文王、祭秦武王、祭秦昭襄王、祭秦孝文王、祭秦庄襄王。祭大秦祖上六代。”\n “也祭大将蒙骜,上卿蒙武,大将司马错,大将桓齮!祭大秦的万千尸骨无存的忠魂!”\n “也祭赵高!”\n 秦始皇将酒樽中的酒一洒而尽,倒在他身前的地方。\n 他身前是天,是地,更是万物!\n 那场面配着这冬季零零落下的雪花,不知道有多悲惨。\n 虽然有人在心中质疑,秦始皇在最后所说的那句“祭赵高!”有些不妥,但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赵高任右相时为大秦所付出的东西,所做的事。\n 底下无人出声,只是脸上写满疑惑。\n 秦始皇再讲酒樽倒满,继续颂道:“这一杯酒,敬大将白起,敬通武侯王贲,敬武成侯王翦,敬大将蒙恬,敬赢疾、杨瑞和、尉撩、章邯、李信、李斯、范雎。敬大秦所有将士文臣!”\n “也敬平川王蒙毅!”\n 说罢,秦始皇用左手扶着酒樽向前一递,表示敬意。而后将其一饮而尽!\n 无论是敬还是祭,这群人都是为大秦有贡献,且功高无数的。\n 特别是最后一个念的蒙毅。\n 未出征前担任文臣同秦王运筹帷幄与朝廷之中。\n 出征之后更是平大梁叛乱,扫北燕,灭临海齐国,可谓功劳无数。\n 是秦始皇极为欣赏的一个人,之前也是自己的宠臣之一。\n 秦王颂完这两段话之后,底下的士卒文武百官尽皆喊道:“谢始皇帝!”\n “谢始皇帝!”\n 那声音堪比响彻天际的惊雷声!\n 秦王很是满意,随后点点头,伸手示意他们适而可止,因为他还有话没说完。\n (今日就先更这一张!)第104章 开国大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