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沽上舞潮”资料篇(不喜跳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著名教育家严修事后表示,他虽曾列名于“名流”,发表过声明,但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他认为跳舞是一种娱乐,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反对。
一场争论后,“沽上舞潮再起”,一些商业性舞厅的混乱依旧,而交际舞作为一种娱乐和社交活动却一直流行至今。
交际舞,交际花,舞女和舞厅、舞场等这些新名词,就是那个时候在天津兴起的。
舞厅的兴起和跳舞的流行,也让舞女这一职业应运而生。在当时的天津,舞女属于高收入人群,除了舞场所发的薪水,舞女们个个打扮得珠光宝气,风韵万千,吸引着舞客们在自己身上砸钱,加上舞场里面各种名酒饮料,舞女们的月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工薪阶层。
1931年,中原公司(今百货大楼)的“巴黎跳舞场”开业,第一次从上海、北平引入“职业舞女”,还有白俄舞女,最多时天津有职业舞女400多人。名头响亮的有胡曼丽、王宝莲、邓爱娥。
由于收入的可观,许多女孩子加入到了舞女这一职业。当时的舞女大多数是出身贫苦之家,从事舞女这一行业实为生活所迫,也有一些爱慕虚荣的女孩子成为舞女,终日贪图享乐。
高收入的职业并不能给她们带来安全感,当时天津舞厅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同一个舞厅的同事之间也存在着每日的勾心斗角,争红争宠,光鲜的背后是悲凉和辛酸。
第16章 “沽上舞潮”资料篇(不喜跳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