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忽悠混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用心良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便如此,也不能不读书,去开作坊呀!”

    宋祖鹤嘴巴一撇。

    就知道你得问,早给你准备好了。

    “于老师说过,读书人要到农村去,要接受百姓再教育。”

    杨妃被唬的闪了个趔趄。

    士农工商。

    士在最前。

    让士去农村接受再教育?

    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口中急道:

    “这又是什么道理?”

    宋祖鹤挠了挠头:“意思嘛,跟要知道民间疾苦差不多。”

    “噢!”

    杨妃觉得自己明白了。

    “于老师的意思是,读书人要体察民情,对吗?”

    “不够深刻!”

    宋祖鹤挂着一脸的忧国忧民,尽量的用深沉的语气,缓缓的说道:

    “想知道民间疾苦,光体察是不够的,要体会!”

    “体会?”

    杨妃有点抓狂:

    “莫非,还要亲自动手。”

    “对!”

    宋祖鹤翘了翘大拇指:

    “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不是偶尔动手,是经常动手。要做到读书人参加劳作才行。不然的话,他们怎么能知道,粮食是怎么出来的,镜子是怎么出来的,布是怎么出来的。劝课农桑,劝课农桑。不知农桑,如何劝课。”

    杨妃抓头,好好的云鬓。愣是被抓出了好几个豁子:

    “可恪儿是去弄作坊卖东西,和农桑他也不沾边呀!”

    一瞅杨妃的模样,宋祖鹤就知道,这娘们已经被忽悠晕了,再加把劲,入股都说不定。

    头猛的往下一垂,摆出一副我很痛心的模样:

    “娘娘此言差矣,太差矣了!您可是公主出身,怎么就看不出其中的联系呢!”

    “有联系嘛?”

    杨妃彻底蒙圈了,把脑袋又抓了十数下,也没想到去作坊做镜子,和种地采桑有什么关系?

    “本宫怎么感觉不到呢?”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老师曰:要想种好地,得先造农具。”

    这个懂!

    杨妃点头,语气却依旧疑惑的很。

    “可是,镜子不是农具啊?”

    “可那是作坊啊!理同道不同而已。”

    宋祖鹤揉了揉鼻子。

    “娘娘您想,晋王想读书,缺人教吗?不缺,满朝大臣,哪个不是经纶满腹啊!可做工呢?谁能教他?不管是做农具,还是做镜子,都是在熟悉作坊,是熟悉工!然后,他还得熟悉农熟悉商。

    娘娘您得明白,想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读好书就行了。可想做一个有作为的读书人,就要明白各行各业的存活之道,这样才能让我大唐立于不败之地。”

    明白了!

    杨妃终于悟了。啊不,是晕了。

    用心良苦啊!

    只是,还是有一丝顾虑。

    “你说的这些,本宫倒是明白,可陛下?”

    “陛下也明白!”

    宋祖鹤一脸苦逼的点了点头。

    “我向您保证,没人比陛下更明白了。”

    杨妃一愣:“你怎么知道陛下明白这些?”

    宋祖鹤抬起头,万分委屈的瞅了瞅杨妃:“事实上,我和晋王都知道!无影公公也知道!”

    杨妃一愣,而后扭头朝李恪看去:“真的?”

    李恪斜着眼,缩着头,飞速的点了几下:“真的!要不然无踪公公怎么会去当监工啊!他可是百骑司的,我可指挥不动他。”

第398章:用心良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