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金殿讨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只有如此,匡章才会列阵函谷,否则一定会分兵吸引我等注意力。”
“匡章此人不会做没把握之事,也就是说他对函谷关已经胸有定测,这才是最麻烦之事。”
“就算楚国不插手,函谷关也难守。”
“更何况,匡章此行的战略目的到底何为,我等皆不知晓。”
“楚国经历过齐国的垂沙之战,如今还占据着淮北之地,齐国为何没邀请楚国,就是为了保证联军的稳定性。”
“以臣所见,楚国参与反而这场仗好打,楚国不参与,反而证明这场仗的难点。”
司马错特意从蜀中回归应对三国联军之战。
“王上,魏冉将军和甘茂丞相所说都有道理,我军经过伐楚,灭巴,又在武关大举击溃楚军,军力已经疲惫。”
“若再继续开战,军士疲敝,粮草供应不足,函谷虽天下雄关,亦不好守。”
“臣以为,在此关键时刻,蜀中还未稳定,义渠又在背后兴风作乱,这场仗能避免就避免。”
甘茂冷笑道:“敌人列阵函谷,岂是说退就退的?”
“何况无论田文此人胸襟如何,总是天下闻名,在秦国遭受苛责,若田文不进行报复,田文此人立足天下的名声都会被破坏。”
“此人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报复我们。”
“退而不打?怎么退?”
赵匡胤听着他们的意见,实际上早就有些不耐了。
他不是真正的秦昭襄王,也没兴趣带着秦国统一天下,只是他需要闯过副本,就必须打赢这场仗,同时攻陷五国古都。
为什么是五国。
历史中,楚国虽并未跟三国联军行动,但依然派兵从南方武关入手攻打,只是因秦国迅速低头割地赔款。
为了不至于损失过大,独自面对强秦,这才撤兵并未损伤。
而跟随三国联军的其实是宋国,毕竟宋国近似于齐国的附属国,齐国想要攻打秦国,宋国肯定要排兵出战。
但无论之前公孙衍还是之后的苏秦,六国攻秦都被遏制,只有这次被攻破,其原因就是因为匡章有着独到的见解。
联军内部的稳定性,这才匡章眼中是首要的,所以哪怕为了这一点,匡章也没有联络过楚国和燕国,赵国等。
毕竟秦国和赵国此时并未交恶,燕国又距离太远,楚国刚刚经历大败。
第一次公孙衍失败,楚军的撤退十分关键,所以楚国在战国其他国家心目中,是反复无常的,不值得信任。
匡章宁愿兵力少一些,也不愿意让他们参加联军就是为了其稳定性。
但赵匡胤来此不是听他们说怎么避免这一战的。
副本明确说了,正面击溃匡章大军。
什么叫做正面击溃,也就是说在函谷关以正兵击退匡章。
什么伐交,邦交,连横,合纵,这类计谋不能用。
只能用硬实力度过。
但这些文臣武将自然是为了整个秦国着想,所以不想开战正常。
会议中大家讨论的都是如何避免这场战斗,如何保证有生力量,如何休养生息,甚至还有些人提出派出使者求饶之类的。
第195章 金殿讨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