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赵匡胤占据优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反而在增加自己的内力。
赵匡胤因为地盘足够大,人口多,占据了发展的优势,刘縯占据了长江中段的冲积平原,襄阳,江陵,宛城等地也是天下大城,发展也不错。
但发展最好的依然是青州的李世民。
主要是房玄龄的功劳。
打仗,打得就是金钱和粮草。
有足够的后勤,连头猪都能当将军,这虽然是一句狂话,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后勤对于战争的作用十分重要。
毕竟政治的延伸才是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政治服务。
同样,后勤直接跟政治挂钩。
治政治政,治理的就是政务,房玄龄在这方面堪称奇才。
贞观之治不是假的,其主导者正是房玄龄,哪怕顶着门阀世家的限制,房玄龄依然把中原建设成乐土。
更别说如今门阀世家几乎还未崛起的时代,房玄龄治政更是得心应手。
徐州和扬州本就因为战乱,北方的人口逐渐往南迁徙了许多,未开发的土地也颇多。
房玄龄利用这一点大肆开垦土地,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就恢复到了黄河决堤之前的后勤水准。
实际上从这点来说,赵匡胤的地盘虽大,但却没有统筹内政之人,在恢复和发展上落后了李世民一大截。
从这一点来说,实际上赵匡胤的宋初团队已经输了。
若不是赵普以身舍命算计了李世民等人,让李靖直到现在还躺在病榻之上无法起身,赵匡胤早就已经败了。
可惜,一等谋臣,本就是逆天改命的典型。
那是百年难遇的绝世天才。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一等谋臣,是可遇不可求之事。
赵普就是赵匡胤的军师,就是宋初的谋臣,这无法改变。
可惜赵匡胤的五代十国中,也有着能够跟李靖,房玄龄对决的贤才,却不在赵匡胤手下。
而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柴荣。
柴荣灭数国,北击契丹,文治武功无一不精,但很可惜,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徒留千古遗憾。
而文臣能与房玄龄治政相比的也有,是朱温手下的敬翔,此人谋略或许不如赵普,但执政能力远远高于赵普。
当然,哪怕敬翔也只能跟房玄龄执政能力相差不大而已,想压过房玄龄太难。
历史中能跟房玄龄比拼治政者,不出五指之数。
萧何,管仲,诸葛亮,张居正,还能有谁敢说能跟房玄龄治政能力相提并论?
可惜无论是柴荣还是敬翔,赵匡胤都无法得到。
从整体来说,唐初四人组的综合能力确实要强于宋初,这是个人能力上的差距。
打天下是过程,治天下才是目的,这是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限制。
论发展,论执政能力,房玄龄是高于整个五代十国所有执政人才的存在。
而李靖,除去柴荣能够抗衡,其余人尽皆无法比较。
军神两字可不是轻易获得的称号。
所以,哪怕赵普牺牲了自己,搞废了李靖,李世民跟赵匡胤的差距也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大。
第166章 赵匡胤占据优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