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太子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为君当慎,为宰当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范景文又说了一句。

    作为北直河间府的人,范景文的确很想自己的家乡,也不愿意在这一生眼睁睁看着家乡非自己所在之国的统治下,那样,他即便再位极人臣、恩宠无双,也终究如水中月一般,让他毫无光宗耀祖之感。

    倪元璐、李邦华等南方籍执政公卿理解他的感受。

    李邦华则在这时道:“吾担心的就是这个!”

    “公担心的是什么?”

    倪元璐问了一句。

    方岳贡则问着李邦华:“大冢宰可是担心陛下也如元辅一样,眷念北方太重,而急于求成,锐气太盛,而忘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急缓并行,不可操之过急?”

    “阁老说的没错!”

    “吾正是担心这个,陛下非宋高宗,又长于北方,就是其志太盛,其锐气太张,其心太切!虽然国家板荡之际,非如此不行,非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行,但为君者岂能不思危?”

    李邦华说着就道:“中宫被纵火就是一个例子!”

    “李孟暗,陛下怎么没有思危?”

    “陛下为此早设东厂,严防宵小,而也因此,终究没让中宫受难。”

    “可以说,陛下之明,早出你我意料,而公到现在竟还不觉得陛下是圣君,一味贬抑君父!”

    吴麟征颇为不满地斥责起李邦华来。

    李邦华道:“但东厂不过是手段而已,自古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诸公真觉得东厂能防住宵小辈乎,就算东厂能防住宫内,那宫外呢?”

    “陛下与年轻辈抚按官急于求成,可以理解,难道你我这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就不知道该劝陛下要赶紧缓和士怨,使上下如一吗?”

    “大冢宰此言有理,张弛有度,才是治国之道;如今的严抓吏治,已经很令天下百官喘不过气,而士林怨气沸腾也!”

    “若再在这时候,急于清丈田亩,所造成的动静只怕不小,流血倒在其次,关键是天子的安危。”

    “人怨难免牵动天怒啊!”

    常年为地方官,所以与士绅斗争经验丰富的方岳贡这时附和起李邦华的话来,但他也不好说太明显,毕竟他自己也是士大夫一员。

    不过,范景文等也听明白了方岳贡的意思。

    “那难道就不改革了吗?”

    “可能今年秋收之后,或者明年,最迟后年,建奴绝对会南下,那我们呢,现在连赋税都还没恢复!几十万饥民盈于道,等着赈济解决,就是在南都城都有居无定所饭着落的十万饥民!”

    “公等没去地方巡视不知道,但吾奉旨巡视了一遍,大明到现在真的是不改革不成,而且必须尽快在今年就完成清丈,以厘清赋税!”

    吴麟征反问了一句,且激动地说了起来。

    李邦华等皆沉默了下来。

    范景文则突然道:“人主的喜好的确不能轻易为人窥测!改革也不能的确再拖!所以,仆已授意给佥都御史左公(左懋第)弹劾仆与祁、杨、李等抚按结党,谋坏天下大政!”

    方岳贡、李邦华等执政公卿听后皆是一惊,然后朝范景文拱手作揖起来。

    范景文淡淡一笑,看向北方:“公等不必如此,仆也不过是比陛下更想尽快扫北方胡腥味也!”

    次日。

    左懋第果然上疏弹劾范景文二十条大罪,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弹劾他结党营私,擅权乱政,破坏祖制,而借改革之名意图敛财肥己,沽名祸国。

第201章 为君当慎,为宰当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