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太子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多尔衮大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邦华再次回驳了吴麟征一声。

    吴麟征瞅了李邦华一眼。

    李邦华这时则先问着吴麟征:“大司农难道觉得任由将官吃空饷,使朝廷自废武功,而致使将养私兵,武臣因而做大,可以无视朝廷律令,进而直接掠民,就不是夺利于民?”

    “只怕这样将来不仅仅是夺利于民,还会改朝换代,或者像现在这样,不但流寇做大,武臣也因私兵过多,而无视朝廷调令,以致于陛下不得不亲自练兵于江淮!”

    吴麟征听后,一时语塞,便不再说什么。

    “那就通过,直接下诏设养廉银制度。”

    朱慈烺吩咐道。

    “遵旨!”

    范景文、李邦华回了一句。

    吴麟征也最终拱手称是。

    朱慈烺而对此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许多士大夫耻于言利,也更趋于以道德治国,遵循祖制,而不主张改制,趋于保守,尤其是深受理学思想影响的士大夫们。

    所以,吴麟征这种宁坐视武将吃空饷,最终吃空朝廷武力,也不能改制,不能让朝廷夺利于民的思想存在是很正常的。

    何况,朝廷夺利于民,本就有损他背后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毕竟朝廷要因为维持养廉银制度而要加税的话,那就不仅仅是加税于庶民。

    因为朝廷要维持自己的统治稳定,不可能只是去抢庶民手里那几个铜板。

    除非当政的皇帝也像崇祯以前那么天真,以为只需要苦一苦百姓,不得罪官绅,就能解决问题。

    而清醒的皇帝自然也是要逼官僚地主们也要拿出点钱来的。

    如嘉靖想捞钱都知道鄢懋卿去搞盐官盐商们的钱,而不是直接加赋于庶民。

    如万历想捞钱也都知道直接搞矿税,而不是直接去加赋。

    能开矿的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肯定是有家有产的,不会因为利益被侵犯而冒着被灭九族的风险造反。

    如清朝的雍正因为没钱也知道先抄家,而不是直接从百姓里夺钱。

    也就只有崇祯才天真的一次又一次的采纳文官们苦一苦百姓的建议,一次又一次地给百姓加饷,结果饷倒是加的越来越重,但国库却是越来越穷,造反的也越来越多。

    话转回来。

    朝廷要夺利于民,肯定不只是夺老百姓的利,是要士农工商都得出血的。

    而武臣们一旦做大,不再忌惮朝廷刑律,劫掠起百姓来,则肯定只敢劫掠百姓的。

    因为地主们有看家护院的人,他们也犯不着去惹地主们,乃至惹朝廷中有当官的人的家族,因为惹了朝中有人的家族,很可能,让他们的官位会不保,他们也就会失去合法掠民的保护伞,而就会被当做匪寇一样对待。

    所以,相比于让朝廷去夺利于民,士大夫们更能接受武臣们自己去夺利于民。

    毕竟这里面的“民”含义不一样。

    吴麟征或许也不想武臣将来因为朝廷没钱且自己又因为变成了军阀而不必在乎朝廷律令而去劫掠百姓,但不想朝廷夺利于民的想法,他是有的。

    而朱慈烺不得不承认,李邦华与吴麟征不同的是,此人更清醒一些,也更有革新的意志。

    但无论如何,因为朱慈烺在南下之前从晋商手里抄了一大笔钱粮,同时,崇祯也在京城拷掠了一大笔钱粮,所以,他现在倒也不用急着改制,去夺官绅百姓之利。

  

第78章 多尔衮大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