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开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5章 又一道噩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孙思邈,从孙思邈那里隐晦地知道了杜如晦的剩余寿命。

    不到一年……

    事实上,就连这不到一年的寿命,都是孙思邈努力的结果。

    历史上的杜如晦,早就在一年前那次发病时,就应该死掉了。

    是孙思邈给他救了回来,多活了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但也给了杜如晦足够安排后事的时间。

    “先生,能否让杜公也进入圣贤碑?”

    第二天,李世民便把韦安平召入宫中,见面后就直接了当地问道。

    听到这话,韦安平直接深吸了一口气:“从个人感情来说,我当然愿意将杜公刻上去。但从公义的角度来说,我不建议这么做……”

    不是说杜如晦对大唐的贡献不如李纲,而是杜如晦的功绩,基本上都在当代。

    而李纲带回来,并改进的棉纺织技术,不仅功在当代,还能惠及千秋。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李纲的功绩显然更大一些。

    更何况,圣贤碑不是一个普通的碑铭,如果谁都能上的话,那就没有含金量了。

    “这样啊。”

    听完了韦安平的理由,李世民怅然地叹了口气:“既然先生不希望杜公入圣贤碑,那就由朕来纪念他吧。”

    “凌烟阁?”韦安平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先生怎么知道宫中有这一处阁楼?”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这里就是陛下纪念功臣的地方,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悬挂于此,为后世万民所敬仰!”韦安平直接解释道。

    “原来如此!”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哀叹道:“此事正合朕的心意,那就绘像入阁吧。”

    不过,考虑到许多有功之臣都还健在,李世民并没有急着给他们绘像,只是让阎立本画了杜如晦、殷开山两人的画像,列于凌烟阁之中。

    凌烟阁功臣画像之事,并没有传出去,只有少数大臣知晓。

    但就算这样,也足以让人心生慰藉……陛下终究是念旧情的。

    几天之后,李世民终于从悲伤中缓了过来,重新开始上朝理事。

    但李承乾却陷入了迷茫之中,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

    发现这个异状后,太子东宫的官员直接找到了韦安平,向他求救。

    韦安平一听就乐了。

    直接去了太子东宫,见到了不想吃饭的李承乾。

    “你这是抑郁了?”

    “什么?”

    李承乾闻言,下意识的回了一句,随后才呆呆地抬起头来,只看了韦安平一眼,就忽然崩溃大哭。

    “老师,你也会离我而去吗?”他一边大哭一边问道。

    “啊?”

    你小子这是在担心我,还是在咒我啊?

    韦安平有些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情有可原。

    短短一个多月间,朝中接连有两位大臣去世,而且还有一位跟他的关系不错。

    李纲虽然不是太子少师,但杜如晦是太子左庶子,为左春坊的主官。

    最近这几年,杜如晦也教了他不少做人的学识和做人的道理,在李承乾的心中地位几乎跟韦安平一样。

第475章 又一道噩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