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开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7章 以工代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个稳定装置。

    装好钻头后,方球找几个人过来,将一块大石头放在木工钻下,然后一左一右两人开始操作木工钻。

    下一刻,钻头猛地飞快旋转,石屑纷飞,同时响起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韦安平在旁边看得颇为激动,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张水部和张九郎同样看得佩服不已,没想到短短几天,先生就把需要的工具做出来了。

    而且看样子十分不错,两个人就能轻松操作,效果也很明显。

    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就钻出了一个拳头大的洞口。

    片刻后,实验停下,韦安平和张九郎一起检查了钻出来的大洞。

    “九郎,如何?”韦安平问道。

    “要是深一点就好了。”张九郎点头道。

    “那就把钻头加长一点。”

    “可以。”

    五天后,方球带着农具司一行人,张九郎带着火药工坊的一行人,还有张水部带着水部司的一行人。

    三个队伍,一同出发前往砥柱山。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炸掉砥柱山!

    为了保护这支队伍的安全,李世民还特意派了一队禁卫前往护卫,并且昭告沿途官府,一定要全力配合。

    送别了方球等人后,韦安平望着临空的烈日,不禁感慨。

    这次关中大旱,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场天灾,但对于别的方面,未尝不是难得的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大旱,让黄河几乎断流,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时机呢?

    除了炸掉砥柱山,或许还可以借此机会,彻底疏浚长安到洛阳的河道。

    等到雨季来临,河水暴涨后,两个大城市之间就可以顺利通航了。

    韦安平将这个建议一说,李世民立刻同意了此事,并且下令让各州县征兆徭役,然后统一由水部负责调配、执行。

    “陛下,这种时候恐怕不能强征徭役了。”

    “不征徭役怎么做事?难道要指望当地的百姓,自发去疏浚河道吗?”李世民反问道。

    “可以以工代赈。”

    “怎么做?”

    这又是一个新词,李世民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只想知道如何去做。

    “让那些需要赈济的灾民去干活,干一天给多少粮食,或者铜钱。”韦安平解释道:“如果灾民不够,也可以招募普通百姓,同样付给工钱或者粮食。”

    “如此一来,朝廷的花费恐怕要大增啊!”李世民一听到要钱,顿时担心不已。

    最近为了救灾,朝廷已经连续发行好几次国债。

    再发几次,朝廷的信誉恐怕都要发没了。

    “用不了多少的。”韦安平摇头道:“这些钱粮,本来就要用于赈灾。之前是无条件赈灾,只要是受灾的百姓,都有钱粮发放,而以工代赈是用力气换钱粮,不仅不会徒增花费,还能把事情给做好。”

    “听着确实不错,但朕还得跟朝中大臣商议一番。”李世民表示道。

    韦安平点头:“没问题。”

    以工代赈是一种新的赈灾方式。

    虽然这种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历史上直到北宋时期才终于兴起,到清朝后期才发扬光大。

    李世民不理解,需要跟大臣商议,也是应该的。

第337章 以工代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