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开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8章 打下烙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吧,也有一定的道理。”韦安平勉强点头同意。

    自古以来,因为收税把百姓逼得逃亡他乡、断手断脚,甚至卖儿卖女的情况都不少。

    不久前的隋朝末年,就是如此!

    李世民登基以来,就一直在向北边的突厥要回曾经的百姓。

    粗略估计,至少有一百万左右的百姓,是被隋末乱世逼得逃亡突厥的。

    李世民当初就被这个数字吓到了,深知过重的赋税,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他这么说,也算是情有可原。

    “但也仅仅是有道理。”韦安平又补充道。

    “那老师的意思呢?”李承乾好奇道。

    父皇和魏左丞的话,老师都不太满意,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

    “赋税过重,确实会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因此才更要合理税收。”韦安平随手拿起纸笔,边写边说道:“国家是一个水库,而赋税是水源。想要国家长盛不衰,那么水源就不能断,也不能出问题。”

    “官员不缴税,反而利用特权荫蔽亲族,就等于截断了部分水源。数量少的话,国家这个水库还能勉强撑下去,一旦数量越来越大,国家这个水库迟早要干涸。”

    “我明白了。”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老师的意思是,不能让人截断水源。”

    “不错!”韦安平点头道:“国家想要强盛,除了保证水源不断,还得开源节流。”

    “如何开源?如何节流?”李承乾更加好奇了。

    “开源就是收工税和商税。”韦安平直言道:“节流就是节省不必要开支,避免浪费。把钱财用在需要的地方,比如发展技术、建造工厂,鼓励生育等等。”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开源?”李承乾惊喜道。

    “是的,而且一定要快!”

    韦安平郑重地点头道。

    大唐如今工商业都不发达,官吏们更是普遍看不起商人,因此对于收商税,绝对是举双手赞成。

    不会出现明朝那种,官员带头反对收商税,却坚持不减田赋的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大唐如今的工商业基础太差,士族门阀、官员士绅的利益不在于此,所以才能顺利收税。

    若是再过十年……甚至不需要十年,只要五年!

    五年之后,一旦长安的工商业发展起来,让官员门阀尝到了其中的利益,之后还想要收税就难了。

    李承乾有些不明就里,但对于老师的话,一向比较认同。

    既然老师都这么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想不通的话,那就是我太笨了……

    “那官员交税的事,怎么办?”李承乾又问道:“父皇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就等着。”韦安平笑道。

    现在确实还不是时候……

    他现在说的这些,都是为了在李承乾的心中,打下烙印……等李承乾成长起来,等门阀世家衰落下去。

    “你只要记住今天的话就行了。”他又补充了一句。

    “是,老师。”

    李承乾用力点头。

    韦安平淡淡一笑:“别光点头,回去记得写日记!”

    “哦。”

第298章 打下烙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