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开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大运河。”房玄龄又说了三个字。

    “这个……”

    李世民顿时陷入了沉思。

    大运河是前隋炀帝修建的,目的就是沟通关中和江南,只可惜刚修好,隋朝就崩溃了。

    对于百姓来说,大运河是耗费了无数钱财和民夫性命的罪恶工程。

    但对于朝廷来说,大运河却是意义重大,几乎等同于心脏的大动脉!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运河的终点是洛阳。

    而洛阳到长安之间,无法行船,因为有“中流砥柱”的存在,导致这段水路事故频发,根本没办法行船。

    大多数时候,从洛阳到长安的货船都需要在三门峡附近上岸,换乘马车,过了这个事故频发之地后,才能再次上船。

    因为这个问题,后来的长安还出现了粮荒。

    “房爱卿的意思是,要迁都?”李世民忽然问道。

    “不可!”

    众大臣一听这话,顿时吓得连忙阻止。

    迁都可不是件小事,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乱来。

    房玄龄本人也被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想说,江南的钱财可以通过大运河抵达洛阳,再通过陆路运送到长安来。”

    “我倒是觉得可以。”韦安平忽然开口道。

    “什么?”众人再次吓了一跳。

    “先生也有此意?”

    李世民也颇为惊讶,这本来是他用来吓住其他大臣的,没想到先生竟然觉得可行。

    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实事求是的说,长安并不是一个好的都城。”韦安平认真道:“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洛阳都比长安更好。”

    交通运输方面,洛阳有大运河,还有居于天下之中的优越地理位置,交通发达。

    而长安的交通状况,就非常寒酸了。

    山势众多,陆路不便;水道堵塞,水运困难。

    在农业方面,长安周围属于黄土高原,土地不够肥沃,降雨量也十分缺少。

    而洛阳是大平原,周围的耕地充足,水量充沛,肥力也更加持久。

    最后一个方面是灾难。

    长安水旱频发,各种天灾层出不穷,比洛阳多一倍以上。

    如果遇到灾年,甚至连皇帝的饮食都不能保障,前隋的杨坚就曾被逼得去洛阳就食,被嘲讽为“逐食天子”。

    历史上,后来的李治也做过这种事。

    这些道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在场的大臣都知道,但他们却不可能答应。

    因为长安是关陇门阀的大本营!

    “不行!”李孝恭也站了出来,大声反对道:“长安纵有百般不好,也是大唐龙兴之地!”

    他的意思是很简单,这里是大唐发家的地方,怎么可能抛弃呢?

    就算这里再不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

    “正是!”

    “长安不可弃!”

    “一国之都,如何能说迁就迁?”

    众大臣也纷纷附和反对。

    “此事……不必再议!”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把这件事压了下来,但却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

    未来若是真有必要……迁都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第265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