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穿越之后,我直接开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李白,后世称为诗仙。”韦安平很快回答:“还有杜甫,号诗圣。”

    “哦?”

    李世民眼前一亮,然后就无语了。

    “都还没出生。”韦安平又补充了一句。

    没出生你说个屁啊!

    李世民差点想打人,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难道就没有已经出生的?哪怕小点,也可以。”

    他还没登基,也十分年轻,才二十七岁,完全可以等。

    “这个年代的……不记得了。”韦安平摇了摇头,随后安慰道:“其实殿下不必在意。秦王府的文臣武将,已经足够优秀,他们后来的功绩也十分耀眼,足以名垂青史。”

    换句话说就是:你们已经是这个时代最靓的仔了!

    不必再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人才……

    “先生说的是。”

    李世民点了点头,但却并未完全赞同对方的说法,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多。

    就像后世玩游戏的时候,谁会嫌弃自己的ssr太多呢?

    韦安平一听这话,就知道李世民还是不甘心。

    于是,想了想道:“殿下可有听过一句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从未听过。”李世民摇了摇头:“请先生指点。”

    “意思是:殿下与其在我这里打探人才,不如完善大唐的人才选拔机制,让人才自己冒出来。”韦安平很快解释道。

    “先生说的是科举之道?”

    “对。”韦安平点头道:“这才是选拔人才的正确方法。科举制一直延续了千年,直到清朝覆灭才废止,但后世也有类似的选拔考试机制,可以说科举精神一直都在。”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大悟。

    能够历经千年,还在使用的制度,绝对是一项正确且成功的制度。

    只是……

    “听先生的语气,如今的科举之道,似乎不够完善?”李世民又问道。

    “差远了。”

    韦安平摇了摇头:“科举制的巅峰,是在宋朝。你们大唐的科举制,被门阀把持,只是徒有其型罢了。”

    “这……”

    被这样当面讽刺,李世民顿时有些尴尬,忍不住反驳道:“科举选才,难道不应该从学子中选吗?”

    “话虽没错,但殿下别忘了他们。”

    韦安平说着,指了指灵感寺外的农田,那里正有大量的农人在耕种,也有许多小孩在帮着做事。

    “百姓……百姓的智慧?”

    李世民忽然想起了韦安平曾说过的话。

    “先生的意思是,让百姓读书识字,然后通过科举选材?”

    “没错,后世的宋朝就是这么做的。”韦安平点头道。

    “何其之难也!”

    李世民一声长叹。

    如今这种情况,让百姓吃饱就已经很难了,让百姓读书识字,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当然难。”

    韦安平赞同道:“别说大唐,就算是后世,也做不到人人识字,人人读书。”

    那你说这些干嘛?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满脸疑惑。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韦安平再次开口道:“路虽然难走,但又不用一步到位,我们只管往前走,剩下的交给后人。”

第25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