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五胡风云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围攻泰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起。”陈安不解地道。

    陈谦就将成恒在主簿府衙放火,妄图烧死他销毁罪证一事讲了一遍。

    陈安听的也是神色阴晴不定,待陈谦讲完,拍案怒道:“成贼可恶,要是我那日在下邳,定将他生擒,碎尸万段!”

    “唉,过去了,都过去了,成贼已经伏法,”陈谦摆手,话锋一转问道:“你在广陵已经练兵几个月了,战斗力如何?都选的什么人?”

    “额……大都是北方逃难来的流民子弟,按照您的要求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刘牢之去了,年龄最大,”陈安想了想又道:“其中有个来自晋陵(今江苏常州市附近)的小子叫孙无终,有些本事,其他还看不出来。”

    顿了顿,他似乎有想起了什么,挠头道:“对了,诸葛攸消息挺灵通,把他儿子也送去了,叫诸葛侃。”

    “哈哈,他是徐州本地官员,在徐州他肯定消息最灵通,好好练吧,练就一支精锐之师,将来对我们有大用。”

    “我不想在那里待了,公子,太枯燥了,不如跟着你东征西讨杀敌痛快。”

    “你眼光放长远一些嘛,经此一战,鲜卑恐怕会元气大损,将来要面对的强敌是氐秦。”

    听陈谦这么一说,陈安想起了当年在长安营救司马熙雯,所见所闻,的确是蒸蒸日上的秦国。

    而他们的上将邓羌、张蚝等人,自己绝非对手,不觉很有感触,遂咬牙道:“公子放心,等打完仗,我回广陵,好好训练这支北府兵,不管是骑射、步战、体力、耐力包括浮水,统统让他们学会。”

    “哎!这就对了嘛。不过成恒和刘牢之的事件让我有所感触,陈安,你说出身寒门的人为何都这么经不起考验?你也是寒门出身,却与之有云泥之别。”陈谦掏心掏肺地问道。

    陈安也是攒眉想了半天,一时间二人陷入了沉默中。

    良久,陈安道:“可能是我一直追随在你身边,受你影响,早已不属于寒门了,如果成恒给我这些钱财,我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唉,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意识与生俱来,”说着,陈谦站起身来,边向外走边道:“你早些歇息,连日劳顿,安排好手下夜里值守即可。”

    陈安跟在后面,将陈谦送出,躬身领命。

    上了紫骅骝后,陈谦低语道:“明日开始,不用攻得太急,减少损失为首要。”

    “是,公子!”陈安在马前躬身答道。

    回到中军大帐后,柏杰、杨佺期、褚歆、梁山伯三人皆在。

    刚刚落座,柏杰禀报道:“太尉,您刚才不在,斥候飞书禀报,鲁阳传来消息,慕容垂亲率五万大军正日夜兼程奔赴泰山驰援。”

    陈谦微微一怔,遂笑着对几人道:“慕容垂来了,哈哈,咱的大餐中又要添一道美味了。”

    “不可轻敌啊,太尉,慕容垂可不同于其他人。”柏杰谨慎地进言。

    “是,我知道,又是一场恶仗。”陈谦说着,走到大帐西侧的地图前,仔细看了起来。

    看了半晌,陈谦转头对身边的柏杰道:“凡事皆有利弊,这样,野王庾希那里的压力就减轻了不少,去了我一块心病。世海兄,你来指挥继续攻城,我带五万人马和佺期一起迎敌。”

    “卑职遵命。”

    “末将遵命。”

    “鲁阳(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至此千里之遥,怎么也得跑个十几日吧,泰山郡早就被我们攻下来了。”梁山伯在一旁分析道。

    “山伯说的对,”陈谦点头,注视着地图接着道:“但我不想攻了,鲜卑白虏负隅顽抗,战斗力颇强,不如先围着,待解决慕容垂援军后,慕容恪应该就会出城投降了。”

    “太尉这是怜惜军兵生命,不肯做无谓之战损。”柏杰眨着柳叶眼,笑道。

    “是这样,”陈谦从地图上撤回目光,转身对几人道:“诸位回去歇息吧,连日劳顿,明日再议,佺期啊,外面防守都做好了吧。”

    “太尉放心,卑职刚刚回来,亲自做了部署,挖了壕沟,埋了铁蒺藜、鹿角等物。”杨佺期躬身道。

    “好,都歇息去吧。”陈谦挥手道。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离开了大帐。

    接下来的日子,大军一连休整了五日。

    好在江卣从历阳发来的军粮果蔬源源不断运来,令十几万晋军安心围困着泰山郡。

    而城中的燕军却有着天壤之别,不用说粮草,就连饮水也不多了。

    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想到会被困在这个弹丸之地。

    这一天晌午,慕容恪突然有了精神。

    经过几天的休养,加上苦思冥想,他下了床榻。

    披上战袍,带了几名随从亲兵上了城墙,四处查看了一番。

    虽然时值初夏小满节气,小雨适时地飘洒下来。

    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

    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如果不是晋军大营覆盖,应该是一片诗意般的黛青色。

    在这细雨织成的珠光闪闪的巨大帘子里,炊烟被风吹得一缕一缕,又逐渐展开,像是散在空间里的一幅幅柔软轻纱。

    晋军大营里炖的肉香味也随之飘如了自己的鼻腔中。

    慕容恪吸了两下,不由得狠狠地将口水吞了回去。

    “城中还有多少粮食?吴王那里可有信息传来吗?”慕容恪转头问了问身边的幕僚。

    幕僚躬身答道:“禀太宰,乐安王命城中军兵节衣缩食,一天两顿稀粥,鲁阳那边并未有何信息。”

    他心道,您也不是没看见,泰山郡被围得像铁桶一般,哪还有信传得进来啊。

    慕容恪抽出腰间的宝剑,此剑名曰“青釭”,相传是两百多年前曹操的宝剑。

    这是他在十四年前生擒冉闵时的战利品。

    竖起散发着森森寒光的青釭剑,清晰地照见了他那仍带有蜡黄病色的面容。

    他忽然心中感慨:近三十年了,他持此剑,东破高句丽,北驱宇文逸豆归,西克扶余国,南败石赵和冉魏。

    今日却被困这小小的泰山郡,轻生不得求死不能。

    看完他颇为在乎的容颜,慕容恪将剑缓缓插入鞘中。

    左右幕僚暗暗松了口气,大家都以为他要拔剑自刎,均集中精力准备上去夺剑。

第21章 围攻泰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