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五胡风云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慕容恪再接再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褚蒜子放下心来,面上浮出微笑。

    “不过……他是个文臣啊,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冲锋陷阵?”司马聃又犹豫起来。

    褚蒜子心中这个气啊,冷冷地道:“咳咳,陛下,杀敌和胜敌是两码事儿,你看韩信还是诸葛亮上阵亲自杀敌了?”

    “哦哦,母后说的对。”司马聃遂在诏书上写下了柏杰的名字,命他今晚连夜去京口,率领那里驻扎,拱卫京师的扬州军五万,明日晨渡江北上,驰援谯郡。

    褚蒜子眨动了几下浓密卷长的睫毛,闭上眼睛,长舒了一口气。

    接到司马聃诏书后,柏杰匆匆回家跟鲁秀道了别,带上几个亲兵及几件衣物,连夜赶往京口。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上游,是扬州刺史驻地,是京师建康的东面门户,是连接吴会地区的交通第一枢纽,也是防卫海盗从长江入寇的第一重镇。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流传,令人震撼。

    由于京口的特殊地位这里历来都是由东晋皇帝最宠信的大臣来镇守,前面如郗愔、郗昙之父太尉郗鉴,后面还有褚太后之父征北大将军褚裒。

    而现在在京口镇守的是扬州刺史,建威将军荀蕤(rui)。

    出自于颍川荀氏,为曹魏名臣荀彧五世孙,其父为两晋名臣荀崧,其弟就是大家熟悉的前徐州刺史荀羡。

    他们还有个姐姐,是我国历史上的传奇巾帼英雄——荀灌。

    柏杰乘船沿江而下,在船上他给陈谦写了信,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发兵时间及行军路线。

    第二天清晨来到京口,先派亲兵渡江快马直奔野王送信,然后直奔扬州刺史府衙。

    刚刚睡醒的荀蕤跪接圣旨,不敢怠慢,亲自陪同柏杰去了校军场,点齐五万精兵,派麾下牙门将刘波(彭城人,刘牢之同宗)跟随柏杰一起出征。

    升平四年,六月一日。

    当毛安之在野王城下大战吕护时,柏杰大军渡过了淮河。

    两日后,柏杰率军日夜兼程,过了城父来到谯郡城南,离燕军十里处安营扎寨。

    柏杰在大帐中收到徐州别驾成恒来信,他和徐州长史萧馆、泰山太守诸葛攸率军三万,已抵达谯郡城东十里处。

    一时间,淮北大军密布,晋燕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鲜卑大军围攻谯郡已经是第十三日了。

    慕容恪心中有数,陈谦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因为他遣往父阳的凌江将军石琮传来消息,兖州长史派去野王的信使已被他手下擒获。

    有两个不好的消息,令他闷闷不乐,第一京口、徐州两路晋军已经来到谯郡外围;第二慕容尘、司马悦明部还是未能攻克这小小的酂县。

    虽然他藐视晋军的战斗能力,但他一贯从战术上重视所有对手。

    另外,自己的十万大军轮番攻城这些日子,也已现疲态,伤亡人数也已接近半数。

    晚上,他召集众将来中军大帐议事。

    “太宰,两路晋军已驻扎在谯郡东、南两面,我们预期的效果并未达到,是否可以撤军了?”已晋升为太保的阳鹜,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

    慕容恪右胳膊肘撑在座榻扶手上,手托下颌,淡绿色的凤目中深邃得让人无法读懂。

    护军将军傅颜大声反驳道:“太保此言差矣,我军围攻十余日以来,谯郡的十字钢弩已越来越少,我军疲劳,他们更加疲劳,此时撤军,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阳骛不无忧虑地道:“晋军虽然战斗力羸弱,但好歹他们是生力军嘛,万一明日与两路晋军对阵,谯郡城内出兵夹攻,我军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傅颜颇有不屑地冷笑道:“谯郡城

第182章 慕容恪再接再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