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五胡风云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寿春之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暑尽天渐凉,秋色叶初黄。

    一场秋雨过后,瓦蓝瓦蓝的晴空,偶尔有几缕浮云掠过,气温不冷不热,偶尔一阵秋风吹过,使人心胸开阔,情绪舒畅。

    陈谦率军行军在北上寿春的平原大道上,心中感慨万千。

    寿春对于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回京成亲后,寿春城外渡口的手下三千士卒及刘洽皆被赶入淮河溺死。

    昨天被谢尚寄予厚望,要用这五千人攻克寿春,他知道这对于劫难后的大晋意味着什么。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谢尚清攫白皙的面孔上殷殷期待之情。

    这时,有军兵来报,“禀安东将军,前方三十里后到达成德县!”

    “传令!今晚成德歇息一夜!”

    身边中军传令官躬身道:“遵命!”

    傍晚时分,陈谦率军进驻成德(今安徽长丰县)。

    这是个小县城,距离西北方向的寿春不足百里,境内河流密集,水系发达,连年战乱,残破不堪,已无几户居民,属于三不管地带。

    当陈谦来到成德县衙时,已经有人打扫的干干净净。

    脱去铠甲,洗漱一番,亲兵送上来饭菜,陈谦和陈安一起坐在地图前边吃边看。

    不大一会儿,布置完防御事宜的谢石走了进来。

    “来来来,石奴,一起吃。”

    谢石也不客气,急行军一日一夜,实在是饿了,忙卸去盔甲,过来坐下。

    “石奴,明天这一仗你说他们会出来一战,还是坚守不出?”陈谦边往嘴里扒着米饭边问。

    “额……”谢石停下了手里的筷子,一时语塞。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带兵独立打攻坚,你有什么见解就讲。”

    谢石略一沉思,为难地道:“要我是王钦卢,必会坚守,寿春重镇,城高壕深,易守难攻。”

    “对,你说的极有道理。”

    “这倒也不一定,公子。”

    “哦?陈安,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你看啊,公子,你第一次打攻坚,你心里忐忑不安,把握不大,那王钦卢也会这么想。”

    “哈哈,说下去。”陈谦对陈安的说法很感兴趣,能动脑子琢磨对手,难能可贵。

    “我也就是说说,呃……具体怎么打,还是得听您的嘛。”陈安打着饱嗝道。

    一语点醒梦中人,陈谦心中已有主意,魏晋南北朝历史,他是烂熟于胸,胡人为什么瞧不起晋人?不就是因为晋人大多体质柔弱民风淳朴,在他们眼里,晋人都是两脚羊,手无缚鸡之力的农民、士子。

    “你们俩先吃着,我溜达溜达去。”说罢,陈谦走出县衙,来到大街上。

    夜色如水,秋月当空,繁星点点。

    不时有巡逻士卒在大街上穿过,城内炊烟袅袅,隐约传来军士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陈谦不禁心中难过,在冷兵器时代,这么多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被迫从军,他们生死不由自己决定,而由一个主将决定。

    今天无忧无虑,明天可能就尸首两地,阴阳相隔。

    刘洽的三千,谢尚的两万,殷浩的八万。

    这也是他从军之后遇到的损失,唉……

    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做无谓的牺牲,坚决不能强攻!

    坚定了信念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引王钦卢出城决战!

    陈安说的对,王钦卢一定会蔑视晋人的战斗力,他已经在北方征战了二十年,深谙此道。

    遂打定了主意,转身回了县衙。

    翌日晨,寿春城头,刀枪闪亮,旗帜鲜明,严阵以待。

    王钦卢,羌族人,从羌族首领姚弋仲的贴身侍卫做起,一步步因军功擢升为平北骑都尉。

    魏晋时期,骑都尉是统领骑兵之武职,无员,无固定职掌,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

    忠心耿耿,舍身护主,是两代羌族首领的亲信。

    在南城门箭楼上,王钦卢手里攥着姚襄的信,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坚守待援,坚守待援,他们的先锋是谁?”

    材官校尉张琼道:“好像是谢家子弟,斥候来报,叫谢石。”

    “哦哦……我知道,陈郡谢氏的,十几岁的孩子嘛。”

    “是,谢尚的堂弟。”

    “哼……大晋真是没人了,谢尚掌中军,前锋也任用谢家人。”

    “骑都尉莫要大意,我们还是坚守不出的好,听大将军的将令就是了。”

    “嗯,看情况再说吧,当年濡须之战,吴军兵临城下,名将张辽不也是一战威震敌胆,杀的东吴小儿止夜啼,首战挫敌锐气,后面他们的大军也就军心涣散了。”王钦卢站在窗前,望向城外,自言自语地道。

    “骑都尉,坚守城池,杀敌于城墙下,也是挫敌锐气。”

    王钦卢不满的看了张琼一眼,心道,这些我还要你教啊。

    遂扫了一眼手下副将、偏将们,下令道:“张琼,你去守西门,李赖,你东门,毛郧,你北门,各带一千人,商治你五千人做机动部队,哪个城门有危险,你按情况调度增援。”

    众将一齐躬身喊道:“末将遵命!”

    大家纷纷出了箭楼,王钦卢伸了个懒腰,走出门外,心道,谢石,亏他们想的出来,嘿嘿。

    刚回到府衙,脱去盔甲,想去休息一下,忽有手下亲兵跑进来报:“禀骑都尉,晋军来了,离南门十里左右。”

    王钦卢骂了声晦气,遂又穿上盔甲,挂好佩剑,提着大砍刀快步出门,跨上枣红马向南门奔去。

    来到南门城头,向下望去,地平线上黑压压的晋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门走来。

    迎着朝阳,晋军步兵头盔金光闪闪,旗帜飘舞,中间的大纛上书写着“司马都尉谢”。

    “准备迎战!”王钦卢下令道。

    一时间,士卒们开始忙忙碌碌,搬过来滚木礌石,投枪箭矢等,严阵以待。

    越来越近的晋军让王钦卢看的更明白了,又好气又好笑,大纛下是一辆马车,马车上一名眉清目秀的儒生,摇着折扇,距城门外三里停下。

    从晋军中走出二十几个人来,站成一排,对着城头大声喊道:“羌奴,速速出来受死!”

    “羌贼,敢来一战吗!”

    “胡虏,胆小鬼,龟缩起来了!”

    ……

    王钦卢暗道,就这几千步兵,不够我一阵冲杀的,遂吩咐身边亲兵:“去找商治,调两千人马南门候命。”

    亲兵领命跑下城头。

&nb

第36章 寿春之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