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开局面对军阀混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入侵安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帝国战场上陷入苦战的倭军在熊军与帝国军停火之后变得更加吃力,直西北兵团的十几万人投入关外战场后对倭军造成的压力更甚一步。

    为了扭转关外战场上的劣势,倭国内阁经过商议之后给陆军部下达命令:

    帝国关外战场上转为全面防御,依托山川,河流,城市,村镇节节阻击帝国军的进攻,争取时间。

    倭国的主要目光放到帝国的安南殖民地。

    安南殖民地的总督李琛将迎来他这一生中最大的考验。

    9月22日,倭军发起进攻,首先夺取殖民地安南军驻守的边境哨所。

    24日,倭军的航母“翔鹤”号抵达北部湾并出动舰载机,对安南军沿岸阵地进行攻击。位于谅山的安南军被倭军步兵和坦克部队所包围,于25日投降。

    投降之前,安南军指挥官命令将他们装备的大量150毫米榴弹炮抛入河中,以防落入倭军之手。

    26日,倭军共计4500人的部队和12辆坦克在海防以南的海滩登陆。

    26日晚上,战斗基本结束,倭军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占领了河内郊外的空军基地、帝国和安南边境和安南北部的重要铁路枢纽,并在海防港派驻了900名士兵,在河内派驻了600多人的军队。

    安南陷落之后,暹罗人认为帝国已经无力抵抗倭国入侵,保护殖民地,遂在领袖銮披汶·颂堪的率领下宣布独立,脱离帝国管辖。

    而此刻帝国军主力还在马来半岛镇压殖民地起义军。

    9月7日晚及8日凌晨,倭军突然在暹罗南部海岸线多处地点登陆。登陆的倭军遭遇了原暹罗殖民地军队的顽强抵抗。

    然而抵抗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地方官员们就收到了来自曼谷的电报:銮披汶·颂堪统领在与其他高级将领商议后,决定放弃抵抗,允许倭军借道暹罗国境。

    倭军挥师遂南下马来半岛,马来亚战役爆发。

    9月14日,山下上将指挥的倭军第25集团军,辖新整编的第5、第18师团和近卫师团,共11万人从江户港出发,在南遣舰队、陆军第3航空队掩护下驶向马来半岛。

    18日,其先遣部队在暹罗的宋卡、北大年和马来亚的哥打巴鲁登陆,迅速占领当地机场和克拉地峡,随后分兵三路南下。

    英帝国军首战失利,节节败退,企图凭借隘路、河流迟滞倭军进攻,以争取时间加强南部防御。

    倭海军第22航空战队和陆军第3航空队突然袭击关丹等帝国军重要的基地和机场,重创帝国空军力量。

    倭军首先遭到殖民地帝国第3军及数个帝国旅的抵抗,倭军很快就清除了帝国军在海岸线的抵抗之后更集中力量包围及迫使殖民地第3军投降。

    倭军在马来亚北部地面占有很大优势,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加上在装甲部队、互相合作、战术及经验均比殖民地帝国军优胜。

    尤其是倭军在帝国内的战争中获得很多经验。

    帝国军方面没有坦克,而倭军则使用脚踏车及轻型坦克,这令他们能轻易穿越马来亚的热带雨林。

    帝国军反攻行动于9月18日展开,但殖民地帝国军很快便被已在暹罗北大年府登陆的倭军第五师团击败。

    殖民地海军舰队包括2艘战列号和4艘驱逐舰,由海军上将孙建华指挥在战争爆发前已到达该区。

    其旗舰和一艘战列巡洋舰北上迎战倭国海军,因缺少空中掩护于9月20日在关丹东南海域被击沉。

    倭军由此夺得制海、制空权,保障了海上输送任务的顺利完成。

    这令马来亚东海岸门

第134章 入侵安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