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德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编新军,尽忠之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有主公厚待于我,王累便是肝脑涂地亦无以回报!”

    闻黄权不应召,王累叹道:“公衡辅佐刘璋尽心尽力,从无二心!此乃忠义之人,可为主公所用,我去劝他前来!”

    王累至黄权府,百般劝说,黄权方才来见刘贤。

    刘贤正与庞统议事,见王累陪同黄权前来,正欲招呼,庞统却抢先道:“前番主公唤你不来,遣人请你方至,却为沽名钓誉乎?”

    庞统说话不考虑别人感受,直指要害。

    黄权羞愧难当,满脸通红道:“吾非沽名钓誉,却觉有愧于季玉公!”

    刘贤道:“对刘季玉你已然尽力,无需惭愧!今来见我,可是已经想通,愿为我效力?”

    黄权道:“已然想通!”

    刘贤笑道:“如此甚好!我正有一事要办。张任、严颜两位将军前番为我所擒,却不肯归降。我知你与二人相熟,便请你与我一起说服他们!”

    黄权领命,刘贤让人将张任带至大堂。此时严颜尚在江州至成都路上。

    张任在涪城为黄忠所擒,一直不愿投降,即使有刘璝等人劝说,仍然执意不从。

    庞统建议刘贤成全其忠义之名,黄忠力阻。

    张任已至,黄权道:“公义将军,不想我等如此见面!”

    张任见黄权立于刘贤身侧,便知他已效命于刘贤,扭头不语。

    黄权道:“前番我等同堂共事,自问尽心对待季玉公,然天命不可违,益州更需明主。将军为何不降?”

    张任瞪眼大声道:“忠臣不事二主!”

    刘贤接话,厉声道:“何为二主?我却知有三主!天在上可为主,天命不可违;天子在上可为主,皇权乃天授;父母在上可为主,百事孝为先!此三主在前,何来二主之说?”

    刘贤并不是胡搅蛮缠。张任所坚持的无非是儒家之说的“忠义”二字,而儒家将以上天、天子、父母放在最前。

    “良禽择木而栖,除此三主,另有有德之人可为主!你之所谓前主刘璋,胆小怕事,良莠不分,有爱民之心却无护民之能!如此之主,岂是有德之主?既然无德,又有何可愚忠之处?!”

    张任张口结舌,目光已不似方才那般坚定。他心中坚持的理念被刘贤三言两语打破,心理防线已有松动!

    “纵然如此,你仍欲尽忠于刘璋,我亦可成全!但是,赴死之前,我须将尽忠之理于你言明!”

    刘贤语气咄咄逼人。

    “何谓尽忠?一曰忠于人。今刘璋已降,其人仍在,你却求死!若你身死,可博忠义之名,然世人对刘璋作何感想?贻笑大方而已!”

    张任眼神已是暗淡,刘贤继续道:

    “二曰忠于志。你可知刘季玉之志?他虽暗弱,其志却值得敬佩——欲将益州建成桃源之地,使百姓安定富足。今他已去,却嘱我帮他完成此志!”

    刘贤不仅堵死了张任的退路,而且也给他指明了前路——他若求死,刘璋便成为笑话;他若要活,便只有投效刘贤!

    张任满面通红,哑口无言!

    黄权于一旁听的明白,对刘贤佩服的五体投地:果然是雄主风范!

    见张任词穷,黄权趁机道:“大丈夫立于世,当思报国为民,而不是只想成全一己之名!投效主公,承接季玉公之志,乃明智之举也!”

    张任低头思索片刻,便不再坚持,道:“如此,我便尽忠于志!”说罢俯身而拜。

    过几日,严颜至成都,黄权同样以刘贤之言相告,严颜亦不再坚持,表达投效之意。

    刘贤让张任、严颜入龙泉大营,一起参加蜀军整编及新编军练兵事宜。

第104章 编新军,尽忠之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