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德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封魏公,关羽刮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在许都,自大破西凉军之后,威福日甚。

    早在一年前,曹操已被汉献帝刘协授予特权: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长史董昭又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丞相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贼凶,与民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众臣同列?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曹操大喜,欲从之。

    侍中荀彧柬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闻言勃然大怒!却不听荀彧之言,受封魏公,加九锡。

    董昭与荀彧是曹操阵营里两个完全不同路数的人物!

    曹操用人原则是用其能而不管其德,可谓“不拘一格用人才”。

    曹操招贤时曾说:“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意思是只要有能力,品德这一块我不在乎,不仁不孝之人我也愿意任用!

    董昭就是这样一个有能但缺德之人,他食汉室俸禄,却尽为汉室使坏。

    大汉朝廷沦为曹操的傀儡,是从放弃两都(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开始。曹操迁都于许昌,改名许都,便是听从了董昭之言。

    董昭跟着曹操吃香喝辣,不惜天下大乱,如此怂恿:“朝廷如果返回旧都,人心便会逐渐安定。主公要行非常之事,有非常之功,便不能使之还都!”

    这一次,董昭又主动上表让曹操晋为魏公,便是居心叵测!

    荀彧则完全不同于董昭,他德才兼备,秉承的是“侍汉不侍曹”的理念,自认为汉朝官员而不是曹操的私人幕僚。

    荀彧虽受曹操重用,多次为之出谋划策,但始终称呼曹操为“丞相”,而不是“主公”便是此意!

    此次曹操受封“魏公”,荀彧认为他有极大的僭越可能,便极力反对!

    因为此事确有先例:当年王莽篡汉,便是从称公开始,一步一步称王,最终取代汉室成为新的皇帝!

    曹操受封魏公,天下皆知,刘贤第一时间派蒋琬往许都前往送上贺礼!

    刘贤此举便是典型的“阳奉阴违”。跟与孙权的结盟不同,刘贤与曹操只是互相利用,表面示好,暗地使绊,可谓“面和心不和”!

    曹操任由刘贤将刘备从南郡驱逐,也是利用刘贤。他认为刘贤占据荆州要比刘备占据对自己更为有利!

    刘备成名已久,与自己互为敌手多年,又得诸葛亮相助,更是深受其害!而刘贤仅为荆州土著,虽崛起甚速,但根基不牢,人才不多,还未构成太大的威胁!

    蒋琬至许都,面见曹操,送上贺礼。

    蒋琬道:“魏公受封乃众望所归!零陵侯命我前来,便为魏公贺!”

    曹操笑道:“零陵侯有心了!但他为何不亲来相贺?”

    曹操话里有话,蒋琬心思通透,道:“南郡新得,百废待兴。关羽屯兵上庸,图谋襄阳,且南郡之西还有蛮人做乱,我主实在抽身不出啊!”

    蒋琬如此说道,却是暗示曹操:荆州仍

第84章 封魏公,关羽刮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