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失冷静,执念害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的心理常常是“见不到别人好”,尤其见不到不如自己的人变得比自己好!这便是嫉妒之心。
而刘贤更加过分,这个“小人物”竟然还踩着自己变好!这让刘备更加心意难平!
优势心理受挫,便有了“瀑布心理”。
所谓“瀑布心理”,就是“主动躺枪”的受害心理:
某人随便一句说出的话或者一件做出的事,都弄得自己十分“不平静”,导致态度行为的过激变化,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
这种受害心理使人疑神疑鬼,焦虑、紧张,反应过度。
刘贤的所有行为,刘备都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对刘贤了解到的信息越多,刘备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如瀑布汇集的水流越多,激起的浪花越大!
如此,逐渐积累形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又有了“赌徒心理”!
具体表现就是竞争、偏执、沉迷与孤注一掷。如赌徒一般,越输越急,直至将身家全部压上!
所以刘备才会不顾形势,屡屡提及出兵荆南,彻底清除刘贤祸患!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将之前受到的挫败与屈辱全部扳回,自己才能真正安心!
诸葛亮虽然不明白刘备执念产生的心理过程,却非常清楚南郡此时的危险局势:
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南有刘贤,都对南郡虎视眈眈。三家中相对而言刘贤最弱,但也不是轻松便能拿下!
诸葛亮劝道:“我知主公心思,但此仍非讨伐刘贤之良机!虽我荆襄有十万兵,但兵士训练不足,武器甲胄配备也是捉襟见肘!”
“刘贤又与曹、孙两家分别结盟,如果强行讨伐,急切间不能如愿,曹、孙两家正虎视眈眈,便会趁火打劫,那样我南郡就很难守住!”
“况且,南郡匪患严重,民心不稳,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之计,当先平息内乱,然后继续积蓄力量,厉兵秣马,囤积粮草,再伺机而动!”
听诸葛亮如此说道,刘备方才勉强按下出兵荆南的心思。
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实属庆幸,因为另有一人正受执念所害,那人就是江东都督周瑜!
正如诸葛亮所料,周瑜对南郡之事耿耿于怀!周瑜没能扣住刘备,心中郁闷,于是又生一计,却是刘贤曾经用过的“假道灭虢”之计!
建安十五年春二月,周瑜让鲁肃出使江陵,与诸葛亮和刘备说江东要取西川,需路过江陵,让刘备出城劳军。
周瑜想引刘备出城,然后趁机攻占江陵!
诸葛亮闻鲁肃言,心中腹诽不已:“这周瑜用计越来越拙劣了!”便假意同意。
待周瑜率兵来,刘备军在江陵城乱箭射去,张飞、赵云又率各路大军杀出,周瑜仓皇逃回!
值此大败,周瑜又气急吐血,箭创复发,不几日便一命归西!
周瑜有此结果,正是因为他的执念!
如刘备之对荆南有执念,周瑜对南郡执念更深!
周瑜身边却没有如诸葛亮这般劝解之人,他的执念已成严重的心病。
赌徒心理导致的偏执与沉迷,使周瑜丧失了许多智慧与判断力——他的所谓妙计破绽百出,每每被诸葛亮识破、利用!
第55章 失冷静,执念害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