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朝假太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现代科学的拓荒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立的自信,陈王廷毫不怀疑。

    在福建的时候,徐光启每次提起王立,都把他当成圣人一般!

    确实是圣人!

    徐光启和利马窦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翻译了六卷《欧几里德原本》!

    而王立,仅用两个夜晚,就翻译了剩余的九卷《欧几里德原本》!

    不仅指出了前六卷中的错误之处,还指出了《欧几里德原本》的错漏之处!

    迫击炮、后装线膛炮的击发和引爆方式,更是超越了葡萄牙和荷兰的铸炮理论!

    其实,徐光启把王立尊为圣人的同时,王立也把徐光启尊为圣人!

    因为,他是封建时期现代科学的拓荒者!

    几百年以后,数学里用到的很多汉语词汇,都是源自徐光启的首次翻译!

    现代科学的尽头,是数学!

    现代科学的源头,也是数学!

    徐光启为华夏大地带来了现代数学,可惜,没人懂得珍惜!

    王立甚至觉得,清代的基础科学落后于世界,闭关锁国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没人掌握先进的基础数学!

    罢了!

    现代科学的先驱,已逝!

    只要有继承者,这位先驱就不会留下遗憾!

    只是……

    这位先驱铸造的迫击炮,为何如此笨重?

    真的是傻大笨粗!

    这架势,就算没有三百斤,也有两百七八!

    四个强壮的炮手,用尽吃奶的力气,才把它从船上抬下来!

    而且,这个炮丸……个头也太大了吧!

    少说也有二三十斤!

    尼玛!

    这到底是迫击炮还是榴弹炮?

    这么重的东西扔到炮管里,不会炸膛?

    就算不炸膛,又能射出多远?

    “厂公放心,绝不会炸膛!

    咱们在福建的时候,已经试射许多次了!

    如果用四十五度的射角,能射出一百多丈!”

    “那就……试试吧!

    河对岸的小土坳,看到了么!

    大约二百米……呃……大约七十丈!

    土坳上的那棵树,就是目标!

    如果能射中,每人赏银五千两!”

    我去!

    五千两!

    厂公出手,果然不同!

    惊喜之余,四名炮手熟练地调整方向,测距,调整射角。

    准备就绪,除掉弹丸首尾的限位木塞,缓缓将其塞入炮管。

    “轰!”

    出膛的炸声震耳欲聋,黑烟四起!

    呼啸声中,炮丸越过锦江,准确落在土坳之上!

    “轰!”

    爆炸声中,泥沙腾起好几丈高!

    对岸的烟尘还未散尽,震耳欲聋的炮声再次炸响!

    三炮之后,手腕粗的小树,终于缓缓倒下!

    “好!好!非常好!赏!”

    王立欣喜不已,赶紧跳上小船,前往土坳上查看爆炸现场。

    炸出的弹坑,竟然比箩筐还大!

    王立沉默了!

    尼玛!

    迫击炮以杀伤敌方士兵为主,又不是用于破墙攻城!

    要的是轻便灵活!

    徐光启,为何把弹丸做得那么大?

    爆炸后的威力,比京师城上的红夷大炮还猛!

    炮管做得如此厚实,原来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皮实一点,必会炸膛!

    “改!还得再改!

    炮丸的重量,至少降低一倍!

    整个炮身的重量,以两个人能抬动为宜!

    射程嘛,能增加一些更好!”

    “厂公,你……如果早说如此,去年就能送来样品……如果要改,只能等孙巡抚返回之后了!”

    “改,必须改!

    算我没说清楚!

    迫击炮是近距离用的!

    我要求一人一马就能携带,打完就跑!

    明白?”

    “这个,其实很容易!

    只要孙巡抚回来,很快就能搞定!

    对了,这是你想要的水泥……这玩意儿确实好用!”

    眼前的帆布袋里,青灰色的粉末,比王立想象中研磨得更细!

    王立没有首先询问配方,而是问起研磨的方法。

    “厂公,这不是一点一点用石杵捣磨的,而是徐大人发明的……很大很大的研磨装置!

    这玩意儿,大约是三尺多的桶状,内部空心,装有几十个拳头大小的玻璃圆球!

    这个铁玩意儿转动起来,最多半个时辰,就能把各种颗粒磨成粉末!

    非常细小的粉末!

    一次,就能磨一袋!”

    陈王廷的脸上,满是对徐光启的佩服之色。

    王立也惊讶不已!

    从陈王廷的描述来看,徐光启发明的研磨装置,应该是功能简单的“球磨机”!

    球磨机结构简单,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制造出来!

    徐光启能有如此脑洞,实在让人佩服!

    如果把玻璃球换成钢球,研磨的速度还会更快!

    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还需要更大、更多的球磨机!

    几百年后的水泥,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研磨,王立确实不知道!

    不过,不要紧了!

    暂且先用球磨机,以后再慢慢改进!

    “对了,这玩意儿的性能,你们试过了?

    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

    “厂公,徐大人走访了许多工匠,只试了几十次,就研究出了正确的配方!

    其实很简单,主料就是石灰石、粘土和矿渣!

    只要混合的比例合适,再按照你说的高温锻炼之法,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

    很容易!?

    呵!

    想不到,古时候的人也挺聪明嘛!

    一点就透!

    这个时代国人,也不比外国人差嘛!

    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只有足够的时间,只要各方面的条件允许,再给他们容错的机会,也能做出划时代的东西!

    “甚好!赶紧找点沙石过来,马上试试!”

第150:现代科学的拓荒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