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7章 裁军、监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宦官就来找他们了。

    皇帝的邀请,他们也不敢怠慢,立即坐上马车直奔皇宫。

    凌霄阁,宴席已经摆好,五人小会,也不用多铺张。

    “臣等拜见陛下。”

    “都坐吧。”

    “谢陛下。”

    “宫中的御膳,尝尝吧,美酒,烤鱼,熊掌,鸡汤,兔肉,都是好东西啊。”

    郭嘉喝了口酒:“陛下,咱们现在论的,还是军权一事吧?”

    “奉孝说得不错,各地军权,得妥善处理。”

    李烨本人的威望,自然是不怕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但是权力这种东西是有传承性的,无论那个君王,都不可能完全把控军权,他们所控制的主要是掌控军权的将。

    如果中间没有波折,实权将军的儿子,绝大多数都不会是白身。

    沮授提议道:“若要监管军中,唯有文武相制才可,当正式确立监军制度。”

    原本李烨也在军中设立的监军,但只是临时职务,实际作用也是给军中主将当个军师之类的,因为对于第一代的将领,李烨还是相当放心的,至少将来,人心不古啊。

    以文制武是军队历史发展的趋势,唐代的藩镇节度使就是因为武将包揽了太多的权力,导致割据势力产生;宋代文官把武将压得太死,成了挫宋。

    文武官员怎么样其实不重要,关键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以文臣担任监军,监督军中主将,若是军队战败,文武官员将负有同等责任,以此监军将不敢掣肘武将的决议。”

    宋代文官制约武将,除了少数几个能打的文人之外,其余的打仗输了,多为武将背锅,文官受罚的较少。

    鉴于这个教训,首先得把权力和责任明确下来。

    其实朝代的文武关系都在相互变化,最关键的还是皇帝的站位,天平之中,皇帝就是最重要的砝码。

    “监军制度,丞相回去拟写一个章程,监军文官出身,但也得粗通武略。”

    “诺。”

    “四十万大军,至少十五万作为中央军,驻防于都城,随时调遣,其余二十五万,驻军在各要地,防止动乱,原本的军团制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具体安排,你们怎么看?”

    兵部尚书贾诩说道:“陛下,南方初定,当部署足够兵力,水陆联军六万即可;益州南蛮小患,三万足以;

    西北还有胡人残部,再加上陛下的征伐西域计划,当驻兵六万;北部云州驻防三万便可,东北金国再加上高句丽残部,留下七万在幽辽一带防务。

    其余内地无大敌人,郡兵和县兵,不算专职士卒,但打打土匪流寇足够了,剩余的十五万中央军,足够朝廷调遣,况且还有玄甲、飞虎、陷阵、黑甲,四大精锐部队,保证了中央军权的强大。”

    “嗯,按此安排倒是不错,但各地主帅,还需妥善选取。”

    “中央军直接在陛下的统领下,无需再责主帅,其余便是益嘉、江淮、幽辽、雍凉、云并,这五个军区的主帅,需要慎重。”

    “江淮之前留下了李孝恭,由他配合田丰处理江东士族,无需变动;幽辽的岳飞,有对敌经验,金国虽然被重创,但还是正规的异国,我们得休养几年,这边还是让岳飞和李?宥⒆拧!

第567章 裁军、监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