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强势推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通过设置侨置州县,让北方士族及其附庸“原封不动”地在原有行政区划名义下生存,也就成了东晋王朝的必然选择。
南渡的北方士族失去了北方的田产,便不得不在南方重新购置,侨置州县后,北方士族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吞并大量土地。
从当时司徒府的统计来看,当时的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颖川瘐氏等北方士族,在南方地区购置了大量田产,建造了大量乡野别墅,同时不断地收纳流民,不断的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这些依附于大族之下的百姓可以名正言顺地逃避国家课役,从而使得北方大族迅速恢复经济实力。
所以,撤销、合并侨置郡县本就对士族阶层很大的打击,现在又要打击依附于他们的白籍人口,这就相当于先打掉了他们的政治基础,又打击他们的经济基础,这必然会引起士族阶层的强烈反弹,这也是晋成帝时期推行土断不能彻底的根本原因。
所以,本着不能把人逼死的想法,桓温才会选择不彻底查清士族家中的白籍户口,就是怕把他们给逼急了。
因为士族们的不配合,虽然桓温手里握有他们的底细,但还是不敢硬逼,所以双方就一直这么僵持着,土断工作也一直不见起色,而恰在此时,京城和地方分别发生了两件事情,给事情带来了新的转机。
第一件事情是根据江左盟提供的线索,彭城王司马玄上报的白籍户口比实际白籍户口要少了五户,意思就是说,彭城王司马玄私藏了五个白籍户。
第二件事情是会稽郡余姚县县令山遐,推行土断卓有成效,短短八十余天就查处恶意隐藏的户口一万多户,而当时整个余姚县的总人口也不过四万户左右。
在清查过程中,有一个名叫虞喜的士族恶意隐藏了大量白籍户口,本来应该依法进行惩治,但因为虞喜出身著名的会稽虞氏,属于是士族阶层,虽然山遐是县令,但是因为俱怕士族阶层的报复,所以拿他毫无办法,最终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这事这样过去也就过算了,毕竟山遐已经清查出了一万多户,本身就已经很有成绩了,但是其他的被清查户不甘心,于是便联合虞喜一起搞山遐,因为虞喜的哥哥虞预在中央担任散骑常待,而会稽郡太守王琛出身琅琊王氏,本身就反对土断,所以二人就联手,一起诬陷山遐,最终山遐被免职。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给了桓温杀鸡儆猴的机会,于是桓温决定拿这两件事情开刀。
对于第一件事情,桓温很干脆,直接以“藏匿五户”的罪名将彭城王司马玄逮捕,并交由廷尉治罪。
彭城王的始封王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子司马权,与其他西晋藩国伴随西晋灭亡就国祚断绝不同,彭城王国挺过了永嘉之乱,第四代彭城王司马雄追随晋元帝南渡江东,顺利的将彭城国延续到了东晋,所以彭城王备受推崇。
现在堂堂的彭城王只因为藏匿了五户就被下狱治罪,对其他人的震撼不可谓不大。
对于第二件事则更简单粗暴,桓温直接以皇帝司马丕的名义下诏褒奖山遐的政绩,同时提拔山遐会稽内吏,以徇私舞弊罪免去散骑常待虞预、会稽太守王琛二人的官职,同时将涉嫌隐匿户口的虞喜直接判了个斩立决。
桓温对这两件事情的处理对士族阶层的震撼不可谓不大,尤其是第二件事,虞喜虽然还没有出仕为官,但是会稽虞氏也算是士族阶层了,是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虞翻的后人,连出身河内山氏的山遐都不敢招惹他,要知道,山遐可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的后人,也算是士族阶层了,连山遐都不想招惹虞喜,而桓温却直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定了个斩立决,这直接让还想对抗土断政策的士族们傻了眼,毕竟在性命和财富面前,还是保命重要。
第306章 强势推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