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谋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武陵王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杀普通之人立不了威,必须杀地位尊贵、或者朝廷重臣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震慑住皇帝及其党羽,把桓温的威望给立起来,从此不敢再招惹桓温。

    桓温虽然不想杀人,但是由于朝中反桓温势力的日益强大,为了自己北伐之时不受掣肘,在思考再三之后,最终也只得同意了郗超的计策,决定第二天由桓温亲自出马,首先弹劾宗室当中反桓温最起劲的武陵王一系。

    武陵王司马晞,是晋元帝司马睿第四子,虽然政治才能不如五弟司马昱,但也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王爷。

    司马晞生母因为身份低微,所以司马晞起初并不受司马睿的重视,当时司马睿的叔父武陵哀王司马喆无子,于是司马睿便将司马晞继司马喆当儿子,在司马喆死后也就继承了他的爵位。

    司马喆与司马睿是亲堂兄弟,司马喆的父亲是司马澹,司马澹与司马睿的父亲司马觐是亲兄弟,二人都是司马懿之子司马伷的儿子。

    司马伷虽然不如他的两个哥哥司马师、司马昭出名,但也很有能力,少年时就有才望,在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被封为东莞郡王,以皇亲身份在徐州镇守抵御吴国。

    他治军有方,深得将士爱戴,后来西晋伐吴之战时,司马伷与众将奉命伐吴,率军数万兵出涂中,孙吴抵挡不住,吴帝孙皓不得不亲自带着皇帝玺绶到司马伷处投降,吴国正式灭亡。

    司马伷因伐吴有功,被晋武帝司马炎徙封为琅邪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将东莞郡加封给琅邪国。所以,司马伷是琅邪王一系的始封王。

    司马伷临终之时上书晋武帝请求把封国分给自己的四个儿子,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批准,于是长子司马觐承袭琅邪王爵,次子司马澹获封武陵王,三子司马繇为东安王,四子司马漼为淮陵王。

    司马觐死后,长子司马睿承袭琅邪王爵,随后又东渡江南称帝建立了东晋政权,将琅邪王爵又给了儿子司马绍,于是琅邪王爵便在东晋有了特殊的意义。

    武陵王司马澹在永嘉之乱时不幸被石勒擒获,随后被石勒杀害,儿子司马喆东渡江南投靠司马睿,司马睿让其承爵武陵王,可惜司马喆无子,于是司马睿便将司马晞过继给了司马喆,同时将湘东郡赠予武陵国,作为武陵王的食邑。

    尽管司马晞被过继给了司马澹,但是因为血缘的关系,司马晞依然很受历代皇帝的重视,因此屡屡提到提拔,最终官至太宰,是名义上的文官之首。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郗超才会建议首先打击司马晞,司马晞本身并没有过错,不太好找借口,但是他的儿子司马纵是个突破口,司马纵为人放荡,喜欢舞枪弄棒,生性残忍,而且酒后经常对左右说要除掉桓温等话,这事人尽皆知,所以郗超建议,让桓温拿司马纵开刀,杀一儆百,树立威望。

    然而桓温则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他觉得司马纵虽然是司马晞的长子,但是并未承爵,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小的右卫将军,杀他并不足以立威,而司马晞则不同,司马晞是晋元帝司马睿之子,当朝天子之曾叔父,丞相司马昱之兄,而且还是太宰,位列三公,即是皇亲国戚,又是朝廷重臣,德高望重,若是直接拿司马晞开刀的话,效果自然要比杀一个司马纵要好的话。

    桓温的话让郗超倒吸了一口气,郗超就算再狂妄自大,也没有想过要动司马晞,毕竟他的身份实在太尊贵,但是看到桓温那坚毅的目光和严肃的表情,追随桓温多年的郗超明白,桓温已然下定了决心,郗超自知桓温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于是便长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武陵王爵位,大概率是保不住了。

第282章 武陵王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