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谋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京师危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桓温也是绝难能够守住的。

    此时的桓温懊恼不已,都怪自己之前小心思,让本以唾手可得的长安城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可是懊恼归懊恼,此时若是再不撤离的话就有被包围的风险了,但是桓温刚刚受到关中百姓的热烈拥戴,若是此时撤离必然会被他们所鄙视,所以桓温还是寄希望于司马勋与王擢,派出多批传令兵希望二人能够加速进军至长安城,桓温还是希望能够打个时间差,在秦军前线大部队到达之前,打下长安城,即便是打下了再火速撤离,那也是战功一件,对桓温的博取声望有很大的帮助。

    然后,就在桓温焦急的等待司马勋王擢二人回话的时候,却意外的收到了来到京师的朝廷公文,桓温打开一看,是司马昱代表朝廷向桓温发的紧急救援信。

    原来,羌族领袖姚襄在山桑之战中获取了晋军大量的军械辎重之后,便率军北上盱眙,暂时脱离了东晋的控制,虽然在豫州刺史谢尚的斡旋之下,姚襄名义上还是臣服于东晋,但事实上已经独立,东晋朝廷对姚襄也是只求不反就行,所以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虽然姚襄无意反晋,但碍不住别人有这样的想法,流民领袖郭斁就有这样的想法,郭斁本是陈留人士,早年参加乞活军,属于大司马李农麾下一员普通的士兵,冉闵起事之后又追随冉闵,虽然拼杀多年在军队里依然只是一个小头目,后来冉闵被前燕慕容俊斩杀之后,乞活军大部臣服于前燕政权,大部分将领都得到了封赏,而郭斁官小因而没有得到封赏,这让郭斁怀恨在心,随后联络上千名不愿臣服前燕政权的乞活人士出走,到处流浪,虽成流民,这些流民都曾是士兵,随身携带武装,到处打家劫舍,破坏性极强,他们一路从前燕流浪到了东晋境内。

    虽然郭斁破坏性极强,但因为没有政治目的,也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只是一伙打家劫舍的流民,所以朝廷也懒的派出大部队去围剿,而地方官府的兵力有限,战斗力也不行,所以屡屡被郭斁击败,就这样郭斁一路从陈留流浪到了堂邑县,堂邑县就是现在的南京六合区,位于长江以北,与健康隔江相望,郭斁望着江对岸的东晋京城健康,心中觉得需要一个领袖来带领他们发展,而姚襄因为素有贤名在外,追随他的百姓有三千多户,所以郭斁决定投奔姚襄,让姚襄带领他们继续发展。

    当然,在投奔之前,总要搞点见面礼,于是郭斁率领流民打下了堂邑县,活捉了堂邑县令刘仕,带着刘仕及堂邑县大印归附姚襄,姚襄很高兴,接纳了郭斁,并派兵接管了堂邑县。

    因为堂邑县离建康实在太近,所以京师大为震动,自东晋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直面威胁,慌乱的司马昱急忙令豫州刺史谢尚、江州刺史郗愔、兖州刺史荀羡、徐州刺史陈裔领兵回师京城,然后沿长江一带布防,但是因为殷浩之前两次北伐的损耗,即便集中了四州兵力也仅仅凑了五万人,五万人守护数千里长的长江实在是捉襟见肘,而姚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足足拥兵十万人,明显感到兵力不足的司马昱为了朝廷安危,不得不低头向桓温救援。

    其实司马昱桓温并不在乎,健康失不失守桓温也不在乎,甚至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大臣桓温都不在乎,桓温真正在乎的是褚蒜子,因为堂邑离健康实在太近,而姚襄的战斗力桓温十分清楚,生怕褚蒜子有个三长两短的桓温再也坐不住了,这时的他也顾不得自己博取名望了,当即决定起兵返晋。

第248章 京师危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