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欧阳必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朱翊钧为什么要找他呢?

    除了知晓他为官清正,更重要的是知道他常年研习墨家技术,是一个大大的工匠型专家,被称为在世鲁班!

    欧阳必进当郧阳巡抚的时候,当时牛疫流行,耕牛几乎死尽,百姓无法耕种,只好用人拉犁耕地,苦不堪言。

    他以唐王方翼遗制的人力耕地机草图为基础,装置机关,用人力通过滑轮绞动绳索牵引耕犁,发明了人力耕地机!

    人力耕地机省力高效,深受农民欢迎,后世的电犁就是在它的启迪下发明的!

    有这样一个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人才,准备大兴土木的朱翊钧一定要大力起用!

    朱翊钧虽然工业理论和经验都非常丰富,但没有做过工人,具体实操制造就要差了很多!

    未来,他需要这么一个能工巧匠实现他的意图!

    欧阳必进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还有很多墨家的传承,可以和西方机械制造形成优势互补!

    或许能擦出新的火花,把制造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说不定!

    而且,朱翊钧现在就有事情要求助欧阳必进。

    他需要很多设备,包括高炉!

    高炉搭建起来不是易事,基本都在官窑里!

    不光是炼盐需要,他还要炼制水泥!

    水泥,学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胶结砂、石、砖等,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硬度强度,是后世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建筑史上有革命性意义。

    在古代,罗马人就利用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盖建筑,这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相似,但随着古罗马的灭亡这项技术就失传了。

    直到十八世纪中期后,欧洲工程师才慢慢研制出了近代水泥,从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

    朱翊钧要让这种宝贵的建筑材料提前两百年问世!

    届时无论盖厂房、建宫殿道观、兴修水利工程都会事半功倍,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关键这是可行的!

    中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从西汉时期就有了高炉,能做到长时间保持炼制高温,完全具备炼制水泥的硬条件。

    关键是冶炼方法和烧制程序!

    朱翊钧对此了然于胸。

    虽然比重与容重、细度、凝结时间、水化热这些具体细节他记得并不十分清楚,但反复试验几次后也能摸索个差不多。

    他还知道石灰和粘土的最佳比例,这可是近代水泥问世后又发展了三百年才得出来的最佳比例!

    因此,即便没有加入铁粉等强化材料,但他烧制的水泥可能比两百年后问世的近代水泥还要好!

    他已经在京郊工厂搭建了生产水泥的砖房,就差高炉了!

第22章 欧阳必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