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臣,总理山河朱翊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严嵩调羹之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罢黜,多出自世藩。

    “还有汝钦,东南同样重要,天下税赋三分之一都在江南,你去了尽快把倭寇肃清!”严世蕃接着嘱咐胡宗宪,不过语气有些冷淡。

    胡宗宪虽然是严嵩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大事讲原则,从不溜须拍马,也没给严世蕃送过钱,严世蕃心中早就对他有意见了。

    不过严嵩一直看重胡宗宪,严世蕃也没有办法。

    胡宗宪站出一步说道:“阁老、小阁老,下官本是朽木之才,难承封疆之重任!承蒙阁老不弃,举荐学生出任浙江总督,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已,就算把这百八十斤筋骨舍在浙江,也要外御倭寇,内安百姓,给圣上,给阁老,给百姓一个交代!”

    他的语气至诚至恳,黑瘦疲倦的脸上露出一丝决绝,满脸的皱纹让他看起来如同一个乡下老农。

    “行了行了,浙江又不是地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金粉世界,老爷子把你放在那儿,还说这样的话!在我严家把那一套收起来!”严世蕃没好气地说,坐在身旁的圈椅上摆弄起香炉。

    鄢懋卿、赵文华等人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胡宗宪这个人很有些不识时务,也不知道阁老哪里看中了他,对他如此抬举信任。

    “东楼(严世蕃的号)儿啊,不要这样说!”

    高坐的严嵩站了起来。

    下面的人慌忙弯腰聆听训诲,就算是严世蕃也赶忙放下手中的玩意儿站起来。

    “各人的差事不一样,各人的秉性也有所不同,治大国如烹小鲜,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如同各式各样的食材,调羹之人把你们调和好了,味道才能鲜美,宾客才能喜欢!如今,我是这调羹的厨子,皇上是饕餮的食客!怎么让他老人家满意?”

    严嵩借食材比喻臣子,众人都潜心聆听,不敢造次。

    借做菜比喻政治,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历史上有很多厨子宰相,最有名的就是商朝伊尹。

    伊尹做的汤羹,武王觉得很好吃,问其中缘由,答曰,五味调和之故。

    治大国如烹小鲜。

    后世也因此把宰相称为“调羹之臣”。

    “无非是把各种食材的特点都发挥出来而已。为政之要,在于得人,人才各安其位,我大明朝才能如日中天!人皆有长短,取彼之长,弃彼之短,朽木枯石也可入药,破铜烂铁也能成钢。譬如伯翔(仇鸾的字),武人世家,一代悍将,要用你的霸气抵抗鞑靼,守住边关。景卿(鄢懋卿的字)善于机变,有经济之才,又有好几次盐务、漕运、粮储差事的历练,让你总制盐务,必然能给国库多增银子。而汝钦(胡宗宪的字),大事上把得住,小事上肯琢磨,能攻善守,把你放在浙江,我是给予厚望啊,光步步留心还不够!依老夫看,怕这天下总督巡抚里,担子最重的怕就是你了!”

    众人大惊,一是阁老竟对胡宗宪如此看重,评价还在仇鸾和鄢懋卿之上!二是浙江真的如此重要?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你们不要这么看着我。”严嵩摆摆手嘿嘿一笑,快八十的人了,有的时候像个调皮的孩子。

    “观我大明国运!一是浙江,一是辽东!”

    严嵩的眼中精光开始凝聚,纵论天下大势的时候,好像换了一个人。

    底下的人全都屏气凝神。

    “蒙古铁骑虽然厉害,但他们的时和势都已经过去了!当年被太祖逐于漠北,现在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他们内乱频频,前来寇关无非是抢些粮食布帛,要些银子而已,能成什么气候?伯翔啊,等你去了宣大,虽然还不能开马市,但暗地里也得用些粮食布帛跟他们换些马。饿狼喂饱了就不伤人了,明白吗?”严嵩说得直接了当。

    “是!”仇鸾赶忙道。

    “等过几年,还得重新向皇上上奏开马市。《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前几次有动议,可惜那些清流拦着不让,说什么通敌卖国,宋朝亡国前车之鉴!都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让蒙古人吃饱了,还能换些上好的战马,有什么不好?现在宣府大同得有十万大军镇守,还得修长城,要花多少银子啊!有时候该绥靖还得绥靖!”严嵩继续道。

    “儿子明白!”仇鸾钦服地说。

    严嵩所说的话切中要害,是老成谋国之言!

第七章 严嵩调羹之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