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屋漏偏逢天下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谢杜公关心。可是在我看来,社稷为大。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我能长命百岁也无济于事。”

    曹芳礼貌而坚决地扭转了话题。

    他没兴趣和杜恕讨论私德问题,否则就没完没了。

    既然来了,就谈点正经事。

    身为司空,主持监察,杜恕不可能不知道王浑在豫州清查屯田的事,也不可能不知道最后的重点、难点在颍川。他回来几天了,三公议事也有好几次,杜恕只字未提此事,实在有些难解。

    见曹芳坚持,杜恕无法回避,只得谈起了以屯田的事。

    其实三公已经讨论过这件事,而且不止一次。

    只是一直没能得出结果。

    原因在于,颍川人在大魏朝野的根基太深厚了。

    身在官场,没几个人是独臣,身后都有着密切的人际关系,要么是门生故吏,要么是亲戚,再不济也有几个同僚、好友。低头不见抬头见,做事就难免瞻前顾后。

    不夸张的说,大魏朝野有一半官员都能和荀彧、钟繇、陈群之一扯上关系,甚至不要转太多的弯。

    原因很简单:大魏的文官体系几乎是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而文皇帝曹丕当年为了上位,又给颍川人承诺了太多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九品中正制。

    那些按照九品中正制进入仕途的人,岂能不对颍川人感激涕零。

    具体到杜恕本人,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杜畿就是荀彧举荐入仕的。

    天子这时候要清查颍川屯田,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作为三公,他们自然清楚天子的想法,也知道兼并的危害,却不能不慎重从事。

    “陛下,臣测算过了。就算暂时搁置颍川的问题,只要能完成汝南境内的清查,被侵占的屯田就有九成回到了朝廷手中,缴获的粮食也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以至于生变……”

    杜恕再三解释,说明自己的理由。

    不是不查,而是不能急,要慢慢来。

    实际上,查到现在,荀、钟、陈三氏一直保持沉默,没有跳出来惹事,已经是一个超出预期的局面,至少说明他们认识到形势有变,不再是他们一手遮天的时候,不敢正面与朝廷做对。

    稳住局面,等北疆的战事结束,曹羲等人统领的禁军回到洛阳,再进一步追查不迟。

    曹芳听懂了杜恕的意思。

    老臣想得多,担心生变,不能说错。

    但是等曹羲等人回来,他可等不及。

    他随即提起了和曹宇夫妇商量的事,要让曹宇负责京师防务,并从天师道众中征召三五千精壮成军,充实禁军,由曹宇直接指挥。

    杜恕眉头紧皱。“陛下打算以燕王为大将军吗?”

    “杜公以为不妥?”

    “臣以为不妥。”杜恕语速不快,但语气却非常严肃。“自汉武帝设大将军以来,大将军多以外戚任之,因此成为外戚干政的常用手段,甚至出现了王莽那样的篡国之贼。如今陛下欲以宗室为大将军,臣只怕为祸更烈。”

    曹芳笑笑。“杜公是觉得我太懦弱,还是燕王不够忠厚?”

    “诚然,陛下英武,燕王忠厚,不会有什么问题。可后世之君,与后世之宗室,焉能皆如陛下与燕王一般?此例一开,便是祖宗成法,将来再想取缔可就难了。”
第322章 屋漏偏逢天下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