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后继有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仔细阅读了孙礼的履历,并做了必要的核对,曹芳最后接受了张华的观点。

    孙礼与司马懿不是同党,只是同道。

    从他以往的经历来看,这人还真是个宁折不弯的主。

    他未必欣赏司马懿,但绝对讨厌曹爽。

    从考功来看,孙礼也算是文武兼备。当初先帝让他协助曹爽,并拜为散骑侍郎,也是一片苦心。

    可惜全被曹爽浪费了。

    曹芳不禁陷入了沉思,压力山大。

    按理说,孙礼的资历、能力都足以胜任并州刺史,承担御敌的任务,为何王凌、钟会等人不约而同的忽略了他,推荐其他人?

    王凌是想推荐王昶。

    钟会呢,大概率是揣摩上意,见他对孙礼印象不好,就顺他的心思推荐邓艾。

    如果不是张华提醒,他真听了钟会的推荐,转邓艾为并州刺史,最后很可能是一地鸡毛。

    但钟会有损失吗?

    什么也没有。

    所以,不排除这里面有顺水推舟的意思。

    人心深似海,聪明人的心则是马里亚纳海沟。

    自己只是个开挂的,能搞得过这些人精吗?

    《韩非子》还是要多看,要不然迟早被人糊弄了,还要给他们加官晋爵。

    见曹芳出神,张华也不敢多嘴,拱着手,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时,诸葛靓走了进来,见此情景,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曹芳回过神来,看向诸葛靓,迅速恢复了从容,不动声色的收起文书,交给张华。

    “何事?”

    诸葛靓在三步外停住,拱手施礼。“小臣冒昧,有几句狂悖之言,请陛下斟酌。”

    “说。”

    “陛下,邓艾虽有才力,却不宜迁并州刺史。”

    曹芳心中一动,和张华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随即示意诸葛靓继续说。

    诸葛靓的理由与张华刚才说的类似,只是侧重点不同。

    他认为邓艾不熟悉并州形势,仓促上阵,难免疏漏,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邓艾对匈奴人迁入塞内居住一向持反对态度,让他和匈奴人配合作战,恐怕会适得其反。

    当前形势紧急,不宜轻举妄动,还是以静制动,先撑过这一波,然后再说比较好。

    曹芳觉得有趣。

    诸葛靓虽然年幼,见识却超过他的父兄,这点很难得。

    他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诸葛诞,态度却很鲜明,根本不赞成诸葛诞的意见。

    曹芳表示,自己会考虑诸葛靓的意见,并表示,议事的时候畅所欲言是他的原则,不会因此责怪任何人。以后诸葛靓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当面提,不必顾忌。

    诸葛靓如释重负,再拜告退。

    诸葛靓离开后,曹芳又和张华商量了一下相关的事务。

    张华建议,曹芳最好是回洛阳,而不是离在谯县。

    并州作战,需要朝廷的钱粮支持。

    孙礼为人耿直,与朝中大臣关系都不太好。如果天子不出面主持,孙礼很难得到充足的钱粮,自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曹芳立刻答应了。

    经历过亲征,他太清楚后勤的重要性了。

    如果不是他亲自坐镇,毌丘俭不可

第314章 后继有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