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 自作聪明的老糊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凌与诸葛诞发生冲突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曹芳耳中。

    一开始,曹芳只是同情王广。

    有这两个没有自知之明的长辈,又同在一檐之下,夹在中间受气的感觉很不好。

    八卦之余,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

    本质上,王广迎娶诸葛诞之女就是一桩政治婚姻,是王凌向曹爽等人示好的举动,以及武将文官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从王允到王凌,再到王广兄弟,虽然他们保留了尚武的精神,都有一身好武艺,可是向山东人靠拢,日渐文官化、名士化的倾向也非常也非常明显。

    作为山东人的曹氏、夏侯氏子弟如此,作为山西人的王凌、王昶同样如此。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一时也说不清楚。

    但他记得,在随后三百多年的乱世中,北朝的胡人政权如走马灯一般轮换,但站在潮头的汉人宗族却一直是那些人,甚至到了唐朝,依然有他们的身影。

    太原王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对于宗族来说,文武兼备的确是乱世立身的不二法门。

    相比之下,曹氏、夏侯氏就有点过了。原本是以武立身的豪强,两代人之后,居然找不出一个名将。除了曹魏对宗室过于严苛之外,文官化、名士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凡事过犹不及啊。

    这也坚定了曹芳要在相对疏远的宗族子弟中增养将才的信念。

    军中不能没有信得过、靠得住的力量。

    又等了两天后,曹芳召见了王凌。

    不知道是不是被诸葛诞揭了老底的原因,王凌见驾时姿态摆得比较低,在曹芳面前大礼参拜,看不出半点老臣的倨傲。如果不是知道他之前的做派,曹芳很难相信这是一个骨子里自以为是的老顽固。

    见礼之后,曹芳没有提王昶的事,只是问了些洛阳的情况,尤其是四征将军在洛阳引起的反响。

    前后大半年的时间里,征东将军毌丘俭大破孙权,征西将军夏侯玄挫败费祎、姜维,征南将军王昶致仕,征北将军程喜也有被撤职的可能,在洛阳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

    身为太尉,王凌自然要对这些情况有所掌握。

    王凌说,总体而言,洛阳的舆论还是好的。

    天子亲政之后的第一次亲征就取得如此重大战绩,不仅吓死了孙权,还逼降了孙和,迫使孙和去帝号请降,这是之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可见,天命在魏,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至于征南将军王昶、征北将军程喜,虽然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但公开支持的人不多,大多数臣民还是能理解朝廷的决定的。

    借着这个机会,王凌说,王昶碍于与司马懿的旧谊,没有及时支持朝廷的决定,有违忠义,施以惩戒是应该的。只是王昶这么做,一方面是当时形势不明,有所误会,另一方面的确也有不得已的原因,希望陛下能够体谅。

    曹芳有些不高兴,让王凌仔细说说。

    既然你要说,那就说清楚。

    王凌再拜。“陛下想必清楚王昶的任官履历。”

    曹芳点点头。

    他要针对王昶,自然要先搞清楚王昶的情况。

    “陛下可记得,先帝登基之后,王昶多次上书议事?”

    曹芳再次点头。

    王昶的确很积极,文帝曹丕在位期间就不说了,先帝曹睿登基之后,他也多次上书议政。有关于法律的,有关于用兵的,总体来说,都有一定的水准。

    “可是先帝在位十四年,王昶一直在兖州任上。即使是司马懿奉诏举王昶入选,先帝也未曾调整王昶的职务。陛下亲政之后,司马懿辅政,才转王昶为征南将军,使其有用武之地。”

    曹芳眯起了眼睛,居高临下的打量着王凌。

    他听懂了王凌的意思。

    王昶是文皇帝东宫旧臣不假,文皇帝

第307章 自作聪明的老糊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