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自乱阵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次辅还能保得住吗?

    诸葛恪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他接受了李衡的建议,先向孙和发出求援,看看江东的反应再说。

    ——

    魏军进逼羡溪的消息让江东君臣陷入了恐慌。

    他们原本以为,魏军夺取濡须后就会停止进攻。吴国虽然形势不妙,却也不会立刻有亡国之险。所以陆抗击退毌丘俭的进攻,守住沙洲的消息传到牛渚时,他们长出一口气。

    可是现在,他们意识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魏国并不满足于濡须,他们要全面打破吴国在江北的防线。

    濡须之后是羡溪,羡溪之后可能就是历阳。

    历阳就在牛渚对面。

    如果选择像陆抗坚守沙洲一样坚守羡溪、牛渚,吴国必须全力以赴,十万大军枕戈待旦,时刻保持警惕,和魏国拼消耗。

    用不了一两年,吴国就撑不住了。

    可若是不守,将濡须、羡溪拱手让给魏军,长江防线被击破中腰,荆州、扬州断绝,无法互相增援,以后也会被各个击破。

    不管他们怎么选,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死路。

    很自然的,第三种选择浮上了水面。

    既然打不过,那就投降吧。

    趁着手里还有点实力,还有谈判的筹码,主动请降,或许能换取一个不错的条件。

    具体是谁先提出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建议一出面,就取得了无数人的响应。

    这时,又传来一个消息。

    叛吴归魏的韩当之子韩综取得了魏主优待,将赴带方为太守。

    这是韩综本人的选择。

    带方虽然远一些,但是韩综可以带走所有的私兵。

    这一点,对那些拥有大量部曲、私兵的吴国将领诱惑力极大。

    他们最大的担心之一就是魏国与吴国的兵制不同,投降之后可能无法保住现有的利益,或者被魏国当作牺牲,不断在战争中消耗,直到他们失去威胁。

    现在有韩综这个例子在前,他们的担心小多了。

    身为降将,他们还真不愿意离朝廷中枢太近。天高皇帝远,找个偏僻之地,做个土皇帝也不错。

    一时间,江东人心惶惶。

    首辅朱据焦头烂额。

    他的确有统兵经验,但治国比统兵复杂多了,各种各样的意见纷乱嘈杂,莫衷一是,让他难以选择,左左为难。

    这时,中书令孙弘又提起一件事。

    之前陆抗曾有报告,大将军诸葛恪与魏国多有往来,有叛变的可能,不能不防。

    如果他举兵投降魏国,不仅羡溪守不住,还有可能截断陆抗部的归路。

    当务之急,是召诸葛恪回朝,换人防守羡溪,以免意外。

    吕据提出了反对意见。

    先帝遗诏,大将军为次辅,掌外军。如今魏国来犯,吴国有亡国之危,大将军不率部抵抗,怎么能回朝。濡须有陆抗,羡溪要交由谁来负责?

    吕据的话得到了众多淮泗籍将领的支持。

    大将军是先帝信任的次辅,你们不信任大将军,还能相信其他淮泗人吗?

    上大将军吕岱也是淮泗人,如今正坐镇武昌,你们要不要把他也换了?

    大敌当前,大吴有亡国之险,你们不团结一致,共赴时艰,还想着党争,是希望大吴亡国吗?

    一时间,江东系与淮泗系的矛盾摆在了明面上,随时有激化的可能。

第267章 自乱阵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