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士气可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蒋济、王濬等人很快赶到,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蒋济赞同钟会的意见,觉得这是一个施压的机会,同时也提醒曹芳,想抓住这个机会并不容易。

    一是来不及调兵。

    要想争夺濡须坞,以现在的兵力不太够,需要更多的兵力,而调兵是需要时间的。

    二是内部协调。

    打乱了当前的部署,原本作为第二阶段作战主力的毌丘俭会再次沦为陪衬。就算毌丘俭本人接受诏书,他麾下的将士会不会有意见?

    将帅不合,是兵家大忌。

    一旦诸葛恪突破了毌丘俭的阻击,与濡须的守军会师。再想攻下濡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曹芳深以为然,更为自己当初没有深究蒋济的过错而庆幸。

    家有一老,便有一宝。

    有蒋济这样经验丰富的老臣参谋军事,不仅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也基本杜绝了冒进的可能。

    行军作战,限制很多,内部、外部的关系复杂,绝不是下几道命令就能实现的。

    以蒋济的意见为基础,王濬等人先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认为,这个机会难得,不能让孙权轻易的回到建业,平定内部冲突。

    从建安五年孙策遇刺开始,孙权当政五十年,积累的威望无人能及。只要孙权回到建业,就没人敢当面挑战他。不管建业有多大的危机,他都能压制住。

    只有将孙权牵制在濡须,让他无暇顾及建业,内部矛盾才有爆发的可能。

    而孙权一边作战,一边牵挂建业,精力消耗极大,更容易出现重病甚至死亡的可能。

    因此,不能等,机会就在这几天。

    王濬建议,让毌丘俭截击诸葛恪,不让他回援濡须坞,中军大造声势,赶往濡须坞,逼孙权率主力回援的同时,掩护诸葛诞、郭淮的行动。

    与此同时,征发兖豫青徐四州的兵力,争取一举拿下濡须坞等江北重镇。

    就算孙权断尾求生,放弃江北,大魏也可以将战线推到长江沿线,为下一步渡江平吴做好准备。

    蒋济、钟会都赞成这个方案。

    唯一的问题是毌丘俭。

    曹芳权衡了利弊后,对王濬的意见做了部分修改。

    截击诸葛恪的任务由中军负责,由毌丘俭率部赶往濡须坞,迫使孙权回援,并做好强攻濡须坞的前期准备。

    兖豫青徐的兵力征调需要时间,但豫州刺史程晓早就做好了准备,可以先调过来,归毌丘俭指挥。

    用兵之道,宜聚不宜分。

    这次兵分三路,风险很大,所以各部应该明确自身的任务,不可急于求战,以免遭受重创。

    只有诸葛诞、郭淮这一路例外。

    他们应以最快的速度进攻皖城。得手后,迅速加固城防,做好迎接吴军反扑的准备。

    总而言之,任务很艰巨。

    蒋济考虑了一番后,又做了增补。

    命豫州刺史程晓取道潜山,先赶往皖城,增援诸葛诞、郭淮部。

    反正就算他率部赶到濡须坞,与毌丘俭合兵一处,兵力也不足以拿下濡须坞,不如先确保夺取皖城的任务,然后再视孙权的决定调整。

    如果孙权主力赶往皖城,那程晓就留在皖城外,协助防守。

    如果孙权放弃皖城,力保濡须坞,程晓再率部赶来濡须坞也不迟。

    曹芳觉得可行,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曹芳随即下诏,命各部调整部署。

&

第219章 士气可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