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众志成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知孙权委任羊衜为督军,又让孙峻统领一万解烦兵来增援,诸葛恪知道自己无路可退,只有硬着头皮向前了。

    羊衜这个督军使者也就罢了。

    虽然他们之间交情并不深厚,还不至于为敌。

    孙峻则不然。

    这个年轻的宗室年富力强,又野心勃勃,对他即将担任辅政大臣多少不满。孙权让他率一万解烦兵来,与其说是增援,不如说是监军。

    解烦兵是禁军,是吴国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强,更有着不可小觑的政治地位。历任解烦督都是孙权最信任的大臣,孙峻又是宗室中年轻的佼佼者,孙权的意思很明显。

    孙峻不仅是协助他的副将,是监军,更是辅政大臣的候选者。

    如果他无法实现孙权的要求,孙权甚至有可能直接换人。

    诸葛恪随即下令,做好进攻新城的准备。

    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诸将的质疑。

    不是说据守旧城,等魏军来攻吗,怎么又改了主意?

    诸葛恪不解释,也无法解释,只能下达命令,强制执行。

    不久前刚刚立下大功的丁奉作为前锋,先赶往预定的阵地立阵,阻击魏军可能的袭击,为其他人立阵设营做准备。

    要攻城,就必须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运输费劲,立阵更费劲,是最容易遭受攻击的时候。

    除此之外,诸葛恪还有一个想法。

    如果魏军想为郭统报仇,重兵出城,攻击丁奉,那就更好了。

    军议结束后,诸葛恪留下了丁奉,亲自解释了作战计划,请丁奉做好诱敌的准备。

    城外野战虽然对魏军更有利,总比强攻合肥城容易一些。如果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未必没有机会。

    孙权几次攻城遭受重大损失,都是因为准备不足,为敌所乘。

    如果这次能在野战中击败魏军,洗去孙权心中的阴影,功劳不亚于攻破合肥新城。

    为此,诸葛恪将亲自部署人马,随时准备接应丁奉,并为丁奉增兵两千。

    丁奉原本有些犹豫,听说诸葛恪给他增兵,立刻心动了。

    像他这样的将领,最大的无奈就是兵力不足。

    吴国实行部曲制,将领麾下的将士通常有两个来源:要么是自己招募的,要么是孙权赐予的。两者都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否则根本养不起。

    甘宁作为孙权麾下的猛将,统领的兵力不多,也导致了他始终像吕蒙一样立大功,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勇士。

    而吕蒙之所以有足够的兵力,除了孙权的信任之外,和乡党多有很大的关系。

    吕蒙的姊夫邓当就是孙策麾下的将领。他死之后,部曲都交给了吕蒙。除了邓当之外,好几个汝南人的部曲最后都归入吕蒙麾下,使吕蒙拥有了近万人的部曲。

    丁奉没有这样的机遇。

    庐江人虽然也不少,但有身份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将领如陈武的子孙在,他根本没有吞并别人的机会,不被别人吞并已经算不错了。

    诸葛恪愿意给他增兵,这是对他的信任。

    诸葛恪的兵都是他从丹阳山里招募来的精锐,战斗力很强。诸葛恪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丹阳兵一跃成为方面大将,如今又成为辅政大臣的首选。

    这一战如果能够取胜,诸葛恪的辅政大臣就稳了。他作为有功之臣,还担心没有兵吗?

    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丁奉没有太多犹豫,一口答应。

    诸葛恪很满意,与丁奉详细讲解了战术。

    魏军最大的威胁是骑兵,所以阵地、阵势选择的第一要素就是防备骑兵。

   

第195章 众志成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