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心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诸葛亮诱反孟达,本来就是为了牵制魏国的荆襄军团。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司马懿会如此果决,根本没给孟达发挥的机会。

    战场就是如此,机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对弱者来说。

    曹芳的淡定缓解了帐内的紧张气氛,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曹芳随即又说,他虽然听司马懿讲解过兵法,也对司马懿一生的用兵经历做过研究,但多听听其他人的观点还是有好处的,尤其是王昶这样理论与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名将。

    因此,以后有空,就请王昶开讲,点评这几十年来的战例。

    不仅是司马懿的,也可以包括其他人的,比如武皇帝曹操、文皇帝曹丕。

    为了能讲得系统一点,请王昶拟个纲要,列个清单,每次讲一个战例,也让其他人有所准备。

    话音未落,王深就变了脸色,忧心忡忡地看向王昶。

    天子这个决定,看似尊敬王昶,实际将王昶当作了教习。

    一般都是准备致仕的老臣才会担任这个任务,比如临死前的司马懿,自知余日无多的蒋济。

    再说了,评点武帝曹操也就罢了,文帝曹丕有什么战例值得评点的?

    这发明是让王昶当众出丑,臧否先帝。

    天子这意思,是准备让王昶这个太尉虚置,甚至让贤了吗?

    ——

    会议结束,回到住处,刚刚入座,王深就向王昶提出了疑问。

    王昶无声地笑了,用手中的玉如意轻轻地敲了敲王深的肩膀。

    “道冲,你以为我不愿意,就不会被虚置,不必让贤吗?天子嘴上说归政三公,可是兵权乃国家根基,岂可轻付与人?司徒、司空也许有实权,太尉却永远不可能有实力。兵权必须,也只能掌握在天子手中。”

    王深有些无奈。“话虽如此,阿翁也不必主动求退吧?”

    “求不求退,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可是为故主鸣不平,却是千年的名声。”王昶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蒙太傅厚恩,却为家族所累,不能不向天子俯首称臣,被多少人不齿?如今大事已定,我为太傅鸣不平,以尽君臣之义,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他看看王深。“道冲,你兄长娶了钟氏女,将来名声必为钟会所累。我晋阳王氏的清誉只能由你来继承了。你要学当年王公奉秦始皇之坚忍,莫为一时荣辱动心。天命有轮回,王朝有兴衰,可是家族却必须延续下去,不能不小心。”

    王深吃了一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听得出王昶深深的倦意,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不久之前,王昶还不辞劳苦的奔走,为天子筹集钱粮。

    转眼之间,王昶就一心求退了。

    看来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不少冷眼与羞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积累了不少怨气。

    否则他不会提起晋阳王氏的先祖王翦。

    这等于是将天子与秦始皇并称。

    但他明白王昶的心意。

    司马懿被戮,身为故吏,王昶不能没有态度,否则就背离了君臣之义,会影响整个晋阳王氏的名声。他为司马懿发声请命,重提司马懿的功绩,一方面符合事实,另一方面也能向众人表示他之前的屈服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忘恩负义。

    就算天子不悦,要惩处王昶,也不能做得太过份。

    他没有显诛司马懿,也就无法光明正大的追究司马懿的众多故吏。司马懿在荆襄五年,在关中七年,旧部、故吏可不只有王昶、郭淮,朝廷根本处理不尽。

    如此,责任是王昶一个人的,收益却是整个家族的。

    而王昶年过七十,官至太尉,无欲无求。

第426章 心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