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章 釜底抽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王昶毕竟是王昶,片刻之后,他就明白了曹芳的意思。

    王允的得失是次要的,他的表态才是重点。

    天子的心腹大患是谁?

    不是吴,不是蜀,也不是鲜卑、匈奴,而是以汝颍世家为代表的关东士族。

    关东士族以学问传家,垄断了仕途,不仅挡了其他人的路,也对朝廷形成了威胁。

    后汉覆亡的殷鉴在前,天子岂能不防?

    虽然那些人帮曹氏完成了代汉,但他们与曹氏并非一条心。如果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得手,他们将来一样会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出谋划策。

    削弱他们的力量,是武皇帝成功的关键,也是明皇帝即位伊始就想做的事,只不过明皇帝寿短,没能完成。

    如今天子亲政,处处以武皇帝、明皇帝为宗,打压山东士族是必然的事。

    但对付这些人不能简单的杀人。

    改造儒门,才是釜底抽薪的杀招。

    只有如此,才能将钟会要分家,何晏写文章为之辩驳的事联系在一起。

    王昶几乎在瞬间做出了决定。

    作为一个太原人,他没有理由不支持天子的这个决定。关东人打压关西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更何况,作为一个刚刚因为效忠不及时被收拾过的大臣,他如果再犹犹豫豫,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他语气淡淡的说道:“陛下所言甚是,君子不党,唯道是从。处士横议,党同伐异的风气是该整顿整顿了。”

    曹芳打量着王昶,嘴角挑起一抹满意的浅笑。

    老头不愧是变色龙,比王凌识相多了。

    两人的话题随即转向了儒学。

    曹芳提出一个观点。

    所谓儒家五经,都是孔子整理的古籍,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借鉴,但凡事都要从经籍中寻找依据,无异于刻舟求剑。

    所以,五经要研究,但不能再作为治国理念。

    研究经学,也不能再成为入仕的必要条件。

    那只是过去的学问而已,治国要面向现实,面向将来。

    历史可以借鉴,却不能成为桎梏。

    “朕还年轻,学问也浅,恐难服众。太尉是老臣,又精通儒道之学,还望能代朕发声,使朝野诸君知朕心意。”曹芳想了想,又道:“太尉文章好,又与祁县王氏相熟,不如先为王允写一篇传记吧。”

    王昶无路可退,只能点头答应。

    ——

    让王昶发声,是利用王昶的官职和太原人的身份。

    真想从学术上否定儒家五经的独尊地位,还要从学术上着手,以魔法打败魔法。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何晏的肩上。

    为钟会写辩护文章只是一个测试,或者说是一个诱惑。

    直接让何晏写文章反对五经,估计何晏会直接拒绝,根本不敢接。

    写篇文章,为钟会辩护,就没那么严重了。

    过了几天,何晏将文章交到了曹芳面前。

    考虑到自己那点可怜的儒学底蕴,曹芳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先反复读了几遍,查证了相关典故,了解了可能的意义之后,才将文章发给身边的几个人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第383章 釜底抽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