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暴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悠悠我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招弟说得嘴滑。“我阿爸本来要娶她做阏氏的。”

    曹芳早知如此,并不意外。“她要是成了阏氏,岂不成了你的后母?”

    “那也没关系啊,反正我们也喜欢待在一起。她要真是能为我阿爸生个儿子,我就不嫁人了,陪着她,一起抚养我的弟弟成人,帮他做单于。”

    曹芳转头看着刘招弟,有些说不上来的奇怪。“你是这么想的?”

    “嗯,我阿爸这么老了,还能活几年?我不帮她们母子,还有谁能帮她们。我那几个堂兄堂弟,眼馋单于之位很久了。真要是我阿爸死了,他们肯定会找个理由杀了她们母子,自己做单于。”

    曹芳终于反应过来了。

    在他印象中,匈奴人就是兄终弟及,妻以后母,而不是父子相传。

    可是实际上,匈奴人的兄终弟及已经不是主流,父子相传才是。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完成过渡,也没有形成汉人那样明确的规则。

    对不少野心家而言,兄终弟及依然是拿得出手的理由,其他人也不好明确反对。

    后世有不少人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说兄终弟及好,可以保证君主是成年人,有的说父子相传好,可以保证血统,减小分歧。

    但历史就是历史,演变规律就是由兄终弟及转向父子相传。

    虽然父子相传也有不少问题,引发了不少伦理悲剧,但古今中外,最后的总趋势还是父子相传。

    因为这才是人性,相对内耗最低。

    换句话说,就眼前的匈奴人而言,他们正从游牧民族跨入定居民族的门槛,大魏推进教化正当时,不仅难度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势在必行。

    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汉人官员一直将匈奴人当作蛮夷,忽视了他们也在演化。

    曹芳暗自松了一口气。

    自己这件事做对了。虽然有点撞大运的成份,却顺应了历史潮流。

    顺势而行,是成就大事的必要条件。

    曹芳心里有了根,闲聊就不再仅仅是闲聊,不由自主的多了几分君主思维。

    刘招弟没那么多心思,顺着曹芳的话题,畅所欲言。

    她甚至为刚刚被剿灭的匈奴右部叫起了屈。

    她说,匈奴右部、匈奴北部之所以背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奈。他们想和汉人交好,但汉人却不接受他们,甚至刻意排斥他们。

    匈奴右部尤其如此。

    他们驻扎在祁县,一直想和当地的大族交好,或是联姻,或是拜师,都可以。

    但当地大族却不接受他们。

    曹芳心中一动。“你说的祁县大族是王氏么?”

    刘招弟迟疑了片刻。“不仅仅是他们。”

    “为什么呢?”曹芳坐了起来,从侍女手中取过蒲扇,用力的扇了几下,却无法平息胸中的焦躁。

    他刚刚委任了王昶为太尉,又打算任命王广为镇北将军,以赏王广兄弟平叛之功,结果却发现王家才是匈奴人叛乱的根源,这未免太离谱了。

    “匈奴人寄人篱下,无处可去,只能任他们欺压。男子为部曲,平时为他们放牧,战时为他们卖命。女子为奴婢,不仅能服侍他们,还能生孩子,将来就有用不完的奴隶……”

    刘招弟越说越生气,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

    曹芳明白了。

    汉朝几经波折,明面上已经禁止蓄奴,对部曲也有限制。但匈奴人是蛮夷,不是汉人,不在禁止之列,朝廷也管不着。

    以当地大族来说,这些匈奴人简直是白捡的奴隶,哪有让他们成为汉人的道理。

  

第376章 悠悠我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