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允炆伏诛!燕王进京(6K大章,及50万字感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做不到朱元璋那样,只用眼神和气场,就能压制众生的。

    朱元璋开口了。

    他看着朱允炆的方向,一字一句地问道:

    “朱允炆,黄子澄!”

    “你们胆子不小……”

    “咱问你们,你们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包围坤宁宫……清的是谁?难道是咱和皇后吗?!”

    黄子澄此刻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本来他都谋算好了,只要朱元璋一出现,必然会被射杀。

    为了确保朱元璋一命呜呼,他安排了四个弩箭手,还都在箭上淬了毒。

    就算是朱元璋身边有楚天雍这样的高手寸步不离地跟着,也绝对能出其不意地得手成功!

    谁知,朱元璋身边那两人,竟然真的可以保护得他毫发未损。

    实在是失策!

    朱允炆则是被朱元璋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根本不敢回话。

    见朱允炆这样。

    黄子澄连忙站出,对朱元璋道:

    “陛下,臣等也是担心宫内有人意图不轨……”

    他还未说完,便被朱元璋喝止:

    “住口!”

    “咱问咱孙子,你算个什么玩意?”

    被帝王如此狠瞪着,黄子澄就算内心再强大,也根本不敢再说下去了。

    他只能希望,朱允炆不要被吓着,赶紧将事情办成。

    到时,朱元璋只要一死,任何人都无法知道,今夜的坤宁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好。

    朱允炆这边,除了他黄子澄对此事十分紧张。

    还有带着兵的两个统领。

    他们知道,自己今日所做之事,说再多都没用……

    只要朱元璋不死,他们就是谋反!

    所以。

    朱元璋非死不可!

    赵统领和谢统领二人看朱允炆支支吾吾,顿时恨其不争。

    他们可都是将身家性命都压在朱允炆身上了啊!

    怎么事到临头了,朱允炆会被吓成这样?

    赵统领喝道:

    “殿下,事已至此,就别犹豫了!”

    “臣看陛下定是受奸人胁迫……才不得不说出这些不知所谓的话来的!”

    “咱们彻底拿下坤宁宫,让这些乱臣贼子伏法,才是要紧之事!”

    谢统领也赶紧附和道:

    “殿下,这种机会千载难逢,迟恐生变啊!”

    “到了这里,已经完全没有回头路了!”

    朱允炆被两个人架着,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只能咬紧牙关,在朱元璋的逼视之下,大喊道:

    “众人听令!”

    “给我拿下坤宁宫!”

    这下。

    朱元璋闭上双目。

    他对于这个孙子,是彻彻底底地失望了。

    “雄英。”

    朱雄英连忙拱手回道:“孙儿在。”

    “你是朱允炆的长兄,是咱皇家嫡长孙。”

    “现在,咱将这里全部交给你处理……至于朱允炆,从此便不再是朱家子孙……”

    “按乱臣贼党处置!”

    说完,就转身,回到了大殿之中。

    老朱的这番话。

    一是说给在场的所有人听,这位,就是咱失散已久的大孙子,如今的皇室嫡长孙,身份要比朱允炆高得多。

    二,则是告诉所有人……

    咱已经不把朱允炆当孙子了。

    你们就算是现在将他诛杀在此地,也不过就是斩杀了一位乱臣贼子,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

    剥夺宗室身份,这可不是小事。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的背影,顿时急了。

    他看自己已经无路可走,索性破罐子破摔,大骂道:

    “你这老不死的,你真以为我很想当你的孙子吗?”

    “给我杀!”

    下完令后,他似乎还觉得不解恨,抢过身边一人的火把,向着一侧的厢房丢了过去:

    “今晚,我就要烧了这坤宁宫!”

    “你们全都给我死在这里吧!”

    看着发狂一般的朱允炆。

    朱雄英默默地摇了摇头。

    这家伙,已经彻底疯魔了。

    冬季,天干物燥。

    厢房又大都是木制结构。

    那火,很快就烧了起来。

    火光映照在朱允炆的脸上,显得他此刻的表情尤为狰狞。

    与此同时。

    坤宁宫外,嘈杂声逐渐逼近。

    一个侍卫抱着流血的胳膊,急忙跑了进来,对着谢统领道:

    “统领!不好了!”

    “宫外有几百锦衣卫杀了过来,一边打还一边喊,武德卫龙骧卫的大军马上就到皇宫了!”

    一听这话,谢统领就急了,问道:

    “坤宁宫外不是还留了三百人吗?你们难道拦不住他们?!”

    侍卫面露苦色,只能如实道:

    “那些锦衣卫的武艺各个无比高强,而且人数也比我们多……弟兄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现在他们就快攻进来了,咱们怎么办?”

    这下。

    两位统领彻底慌了。

    他们没想到,锦衣卫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黄子澄也是愣在原地,他不敢置信地大吼道:

    “不可能……”

    “齐泰还带了上千死士,围攻其他宫门的,还有镇守各处宫门的禁卫军,他们并不知道谁在勤王……不可能让锦衣卫这么容易就攻进来!”

    一个声音,忽然喊道:

    “黄太常所说的,可是此人?”

    一个漆黑的东西从坤宁宫门处抛了过来,正好落入黄子澄的怀中。

    只看了一眼。

    黄子澄便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将那东西又扔了出去。

    只见那东西落在地上,滚了好远,才停下来。

    借着火光。

    朱允炆惊愕地发现,那东西……竟然是齐泰的头颅!

    冲进门来的,正是胡威和何礼。

    他们手中刀尖血流,一脸肃杀。

    正直勾勾地看着宫内这些人。

    事已至此。

    朱允炆跌坐在地上,两眼发直,整个人如同失了魂一般,不断地喃喃道:

    “输了……”

    “彻底输了……”

    ……

    最后的战斗,很快结束了。

    坤宁宫内被包围住的叛兵们,根本无法突围,也根本无法在朱雄英和钟老的手下讨得了好,只能渐渐地被锦衣卫们围杀。

    宫外那些死士,在齐泰死亡之后,作鸟兽散。

    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被赶来的武德卫、龙骧卫给尽数抓获,全部斩杀。

    张、谢两位统领被当场斩杀,黄子澄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束手就擒。

    而朱允炆。

    则是发着愣,当着众人的面,发冠垂落,披头散发如同疯子一般……

    冲入了着火的偏殿。

    火势,越来越大,短时间内已非人力所能扑灭。

    这样的结局……

    正如朱雄英一开始推演朱允炆气运时所显示的:

    “此人命数不佳,最后被逼无奈,只能葬身大火,尸骨无存。”

    ……

    第二日。

    夜里皇宫内所发生的事情,渐渐地被传出。

    朱允炆犯上作乱,黄子澄等人谋逆之事,也被昭告给了臣民。

    其中。

    最重要的消息是。

    皇长孙朱雄英归来,率领宫中禁卫,守护帝王无虞。

    这下。

    京城彻底热闹了起来。

    官员们虽私下讨论此事,但根本没有人敢把这件事搬到台面上来说。

    皇室叛乱,在任何时代,都属于不宜多讨论的话题。

    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这件事没有被朱元璋压下来不许外传,反而弄得人尽皆知……

    只有心思缜密的大臣,才能从中猜到一二。

    知道皇帝是想要借助此事,来给归来的皇长孙,造势。

    但这也只是猜想。

    没有人会傻到将这种猜想说出来的。

    ……

    武英殿。

    朱元璋安抚好了马皇后和后宫之后,回到了此地。

    他看着面前行礼的朱雄英,心疼道:

    “雄英,昨夜,辛苦你了……”

    “你身上还有伤,快去歇息吧。”

    朱雄英拱手回道:

    “无妨,孙儿这些年日夜练武,身子骨早已健壮无比,一夜不睡也不碍事。”

    说着,他又禀报道:

    “昨夜孙儿率锦衣卫扑灭了偏殿大火,却未找到允炆的尸骨。”

    朱元璋摇了摇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表情。

    “在他决定作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是咱们朱家之人了。”

    “找不到就罢了。”

    朱雄英想了想,又道:

    “爷爷,另外还有一件事,锦衣卫来报,说我父亲被害一事,已被查明是吕家所为……人证物证皆全,已可结案。”

    朱元璋闭起眼睛,道:

    “这事……咱想来也是和朱允炆有关的。”

    “罢了,他都随你爹走了,到了下面,自有你爹亲自教训他这个逆悖之子。”

    “至于吕家,谋害储君,罪不能恕……”

    “诛九族,满门凌迟,即刻行刑。”

    “还有昨夜参与叛乱之人,全都诛九族,绝不姑息。”

    朱雄英心中豁然,此事以后,自己就算是为父亲报了仇了。

    “是!孙儿这就去传旨。”

    说完,正欲离开。

    老朱连忙伸手道:

    “对了,雄英你等等。”

    “有件事……爷爷想着还是得告诉你,你也好早做准备。”

    这话,朱雄英就有些意外了。

    准备?

    什么准备?

    只见朱元璋拿起龙案上的一封信,道:

    “这是一份家书,你猜猜看是谁写来的?”

    朱雄英茫然地摇了摇头。

    朱元璋展开信件,道:

    “你四叔。”

    四叔?

    朱雄英反应了一下,立即想到了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

    燕王,朱棣!

    “他在信中说,‘惊闻大哥薨逝,心痛不已,怀念与长兄之情,恳请入京祭拜。”朱元璋看着信道,“他消息倒是灵通,这才几天啊……就有家书来了,也不怕咱觉得他耳朵过于长了。”

    “咱本来没想让他回来的,但毕竟是一家子人,很多臣子也上奏恳请咱允许众王归京奔丧……”

    “手足之情,不可离啊。”

    “不过乖孙你放心,有爷爷在,这些叔叔……没有一个可以威胁到你的。”

    ……

    (ps:50万字了。有些感慨。

    虽然不是我第一本写到五十万字的书,但这本,却是我最用心写到五十万字的书。

    希望等一百万字,一百五十万字,两百万字……的时候,大家都还在看。

    当然,前提是我能写到那么多字(笑)。

    总之,这本书保底有着写到上百万字的计划,我也肯定会完完整整写完这本书,并给一个让大家不会失望的结局的。

    至于能不能写地更多……就看百万字之后成绩如何吧,只要成绩尚可,那我肯定可以写下去。

    毕竟,这本书后续故事,我已经规划到三百五十万字了(并非吹牛,是真的)。

    若是有大家的支持,我就一定可以坚持下去。

    最后,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后面的故事,还请继续期待!)

第230章 允炆伏诛!燕王进京(6K大章,及50万字感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