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剥夺朱允炆气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好算计,不过终究棋差一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完了蔡知府所述。

    朱元璋闭上了眼睛。

    “来人,先把他押下去,听候发落。”

    “还有那个吴衡,必须要抓到!”

    一帮官兵立即开始了行动。

    杭州知府虽然被押走,但他看起来并不难过,反而像是松了口气一般。

    朱元璋无力地坐回了椅子上。

    朱雄英知道,他这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重开科举了。

    不得不说。

    李善长的这几步连环棋,下得极妙。

    很好地利用了朱元璋容易猜疑的性格。

    让朱元璋亲眼看到科举制一旦实施,选上来的士子到底可能有多么的不堪。

    若是强硬地跟朱元璋进言科举不好,反而会使得一大批李善长势力的官员倒台。

    如此迂回折中,不暴露自身的同时,还让老朱有一种“这科举制不行,是咱自己亲眼见到”的想法。

    朱雄英很想称赞李善长一声高明。

    若不是有自己这个“超脱棋盘之外的人物”存在……

    恐怕这一步棋,就要被李善长下赢了。

    老朱挥了挥手。

    何礼立即会意,招呼着其他侍卫去外面守着。

    很快。

    大堂内就只剩下朱元璋和朱雄英两人了。

    老朱叹了口气,开口道:

    “乖孙……”

    “察举一途,是不是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是否端正?”

    “咱们想重开科举……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朱雄英笑了起来。

    “你笑啥?”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雄英,问道。

    朱雄英反问道:

    “爷爷,察举制为何能看出人的品性端正?”

    朱元璋道:

    “察举察举,自然是要看一个人的品行、才能,然后才能往上举荐。”

    朱雄英又问道:

    “可若是负责察举的人自己品行就不行呢?”

    被朱雄英这么一问。

    朱元璋先是一愣。

    紧接着豁然开朗。

    “是啊,察举也没好到哪儿去。”

    “这些年,咱亲手批下斩杀的贪官,基本上都是察举上来的……”

    朱雄英接着又道:

    “孙儿认为,科举应再加一道门槛,专门审核每位举子的身世品行……”

    “只有家世品德过关,才能为官。”

    “而且调查品行这一关,绝不能松懈,必须要严格审查,重视之程度不下于会试。”

    “如此一来,必然可以减少不少心怀叵测的贪官污吏。”

    朱雄英所言,打消了朱元璋心中的一些顾虑。

    看朱元璋冷静下来了。

    朱雄英又笑道:

    “爷爷,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是冲着科举制来的。”

    “咱们可不能中计啊!”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朱元璋愣了愣,皱眉道:

    “这事不就是吴衡这个书生的问题吗?顶多还有丁家和杭州知府的问题……”

    “怎么自始至终是科举的问题了?”

    朱雄英知道朱元璋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便慢慢地给老朱解释了起来。

    听完了朱雄英的话,朱元璋才恍然大悟:

    “如此来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李善长那家伙的阴谋?”

    “故意抛出一个想要参加科举的吴衡,让丁斌使出苦肉计,将局面搅浑,让人看不清这水底到底是什么东西……”

    “呵呵,咱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差点真上当了。”

    “李善长啊李善长,咱当年夸过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你还真的把这本事……用在朕的身上了啊……”

    说到“朕”一字的时候。

    朱元璋眯起眼睛,眼中杀意明显。

    说到这里。

    朱元璋看向朱雄英,笑道:

    “

第132章 好算计,不过终究棋差一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