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征兵!军制改革!基建!教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同时,李逸仙要求在青石县中心位置建立一所学堂,供15岁以下的孩童读书。

    尽管新的学堂还在建设中,但教育事业不能停下来,李逸仙直接把张家的院子当作临时学堂,提前招生,进行试点教育。

    一试点,李逸仙就发现了问题。

    这个时代和前世的现代不同,百姓对“读书改变命运”的看法极其片面。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之后做官,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

    李逸仙创办的学堂不教授四书五经,那读书就没有意义。

    而且在古代,十岁出头的孩子已经可以算是半个劳力了,

    于其浪费时间读书,不如去田里多种地,或者去山上捡柴火,再不济割草掏鸟蛋,都比读书要好。

    百姓看不了那么长远,对于他们来讲,读书就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问题还不止于此,这个社会对抛头露面的女性往往会有较大的恶意。

    若是让女孩儿天天上课读书,和一群男生在一起,那不就是抛头露面么,到时候嫁都嫁不出去,是会被别人鄙视的!

    而且女孩就应该练习女红,做饭打扫,男耕女织,天经地义的事!

    拥有前世记忆的李逸仙当然知道这种看法的局限性,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不公平。

    他必须要改变这种看法。

    若是可以解放女性,整个青石县的生产力就会瞬间提升一大截!

    针对这个问题,李逸仙召集钱铎等人进行了多次探讨,最终认为,要恩威并施,让百姓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需要多管齐下。

    因此具体出台了如下方案:

    第一,钱铎的儿子钱程和李逸仙的妹妹李瑶加入学堂,起带头作用。

    第二,青石报社大力宣传“读书改变命运”的内容,营造起读书学习的热潮。

    第三,凡是加入学堂的学生,不分男女,都可以在课余时间优先从青石报社以成本价获得报纸,拿去售卖,赚得的收益全部分成给学生,同时卖不完的报纸也会有青石报社原价收回。

    第四,凡是加入学堂的学生,不分男女,所在家庭都会获得一部分税收减免,可以叠加;

    相反,如果有5至12岁未入学的学生,所在家庭会获得一部分税收惩罚,惩罚叠加。

    第五,12岁以下学费和书本费全免,12至15岁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继续读书或者进行工作。

    第六,男女分班、分区域教学。

    其中第五条和第六条都是根据这个时代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妥协。

    没办法,现实终究不是小说,不可能一步到位做到最好,一步步来吧,只要稳定前进,成功终究会越来越近的……

    恩威并施之下,除了极个别极其顽固,宁愿受到惩罚也不愿以让孩子入学的人之外,百姓们纷纷将自己的孩童送入学堂。

    大部分家庭的女孩儿都入学了,都可以称得上是“抛头露面”,时间一长,也没人有什么“抛头露面就是不检点”之类的歧视了。

    后世对这次的教育改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第44章 征兵!军制改革!基建!教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