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小太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 丰亨豫大,惟王不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爽,但也觉得确实有点儿浪费,所以准备降低“天宁节”的规格,小小的庆祝一下就够了。

    然而就在此时,蔡京站出来提出了八个大字,一下让群臣无言以对。

    这八个大字便是“丰亨豫大,惟王不会”。

    丰亨豫大出自《易经》,惟王不会出自《周礼》。

    蔡京把这两句话摘出来,解释为天下富足兴盛,帝王花钱不必有所计划,想花多少就花多少。

    甚至蔡京还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逻辑,就是帝王钱花得越多,百姓赚钱的机会就越多。如此一来帝王花钱反倒会令百姓变得富足,是利国利民的行为。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被蔡京这番理论给惊呆了,这他娘完全是为了拍马屁而不顾逻辑啊,皇帝又不傻,怎么可能相信这样的屁话?

    哈!结果你猜怎么着?

    赵佶听完蔡京这番理论后,直接在朝堂上兴奋地拍起手来。

    “好!好一个丰亨豫大,惟王不会!”

    赵佶当即宣布,补办天宁节,与民同乐。

    这个时候户部官员站出来告诉赵佶,国库空虚,如果大肆操办天宁节,那赵佶就只能动用内藏库的钱。

    赵佶一听立刻不干了,内藏库的钱等于是他的私房钱,他怎么可能拿自己的钱来操办自己的生日?

    于是赵佶又把目光看向了蔡京,你不是说丰亨豫大吗?现在国库空虚怎么弄?

    果然,关键时刻蔡京又站了出来。

    他提议重启王安石“方田均税法”,这个法例的主旨其实就一个,清丈天下土地,查出隐田,增加税源。

    “隐田”就是隐藏起来,没有登记在册的田地。

    一旦田地没有登记在册,那就不用缴纳相应赋税,所以历朝历代基本都存在隐田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遭到强烈反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触碰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蔡京作为王安石的忠实粉丝,曾经在绍圣年间就重启过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但最终失败了。

    为此蔡京还被贬去杭州,投闲置散。

    如今赵佶亲政,向皇太后不敢再过问朝政,蔡京再无任何掣肘。

    此刻不重启变法,那更待何时?

    赵佶对于原本对于变法一事兴趣并不大,不然他上一次亲政也不会改年号为“建中靖国”了。

    但现在赵佶明白了,变法能搞钱,并且能搞到很多钱。

    所以赵佶立刻成了变法派的忠实拥趸,大力支持蔡京变法。

    就这样蔡京开始严令大宋各地,重新丈量田地,清查隐田。

    从表面上看,清查隐田遭受损失的人,肯定是拥有田地极多的大户才对。

    然而实际执行起来,事情全变了。

    像那种家中田地动辄数百亩以上的上等户,他们家中要么是有人在衙门里当官吏,要么是有强硬的靠山,甚至有一些还是朝中大臣告老还乡的乡绅。

    这样的大户人家,清田时自然有手段将田地越清越少。

    而为了交差,那种中等户、下等户的田地,自然就越清越多。

    并且清出来多余的田,还得一次性把之前所有欠下的税款交齐。

    如果交不起税款,那就只能去找大户借高利贷。来年还不起钱,不仅田地得被大户收走,说不定还得卖儿卖女。

    这些事情蔡京知道,但他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变法继续往下推进。

    赵佶自然不知道这些事,他只知道变法刚推进没多久,国库立刻开始变得充盈起来。

    刚过完年的第七天,赵佶做了个梦。

    梦里赵佶身处怪石之中,无数蟠龙在他身边环绕,然后太上老君告诉他这些怪石蕴含蟠龙神力,常年与怪石相处可得道成仙。

    “朕可得道成仙!”

    赵佶大喊着坐起身来。

    守在寝屋外的童贯立刻进入屋内,跪着不敢惊扰赵佶。

    赵佶坐在龙床上,仔细回忆了一下刚刚梦里的内容。

    很快他扭头看向童贯问:“童贯,你可知这世间哪里有修道有成的真人?”

    修道有成的真人?

    童贯历来不信鬼神,所以根本不知道哪里有什么修道有成的真人。

    不过既然赵佶发问了,童贯也只能闭着眼睛瞎忽悠:“回皇上的话,臣在杭州城主持金明局时,曾听闻城外清霄观有一位得道真人能行五雷法,在当地颇为有名。”

    “哦?这位真人叫什么名字?”

    “叫……”童贯赶紧搜索为数不多的相关记忆,“叫‘灵噩真人。”

第263章 丰亨豫大,惟王不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