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小太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内幕,格局,派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早的创建人,是当时的‘计相沈廓。”

    “难怪!”

    裴凌听向宗回说到这儿,这才明白为什么连山米业背后的势力如此之大,牵涉的范围会如此之广。

    这件事如果细致说起来,估计还得从熙宁年间那场变法开始说起。

    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相,支持他推动变法。

    在熙宁变法之前,大宋的财政由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把控,这三个机构合称为“三司”。

    统领“三司”的三司使,便被人称为“计相”。

    从熙宁变法开始,一直到元丰改制结束,大宋的财政大权最终还归于户部把控。

    按照向宗回的说法,这连山米业很有可能就是当初朝廷旧派官员,为了对抗变法而弄出来的产物。

    估计当时创办连山米业的沈廓都没想到,这连山米业会历经神宗、哲宗两朝,到今天都还依然存在。

    并且当初和连山米业有瓜葛的旧派官员,估计现在也都还靠着连山米业在继续吸大宋的血。

    “那个账簿呢?现在在哪儿?”

    裴凌看着向宗回问。

    向宗回略作沉吟道:“账簿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那地方只有我知道在哪儿。你让皇太后派兵来护送我进汴京,到时候我自然会把账簿呈交给皇太后。”

    裴凌听完向宗回的话后,忍不住笑了。

    他也不知道该说向宗回聪明,还是说他蠢。

    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向宗回竟然还能意识到,连山米业幕后官员的派系之分。

    没错,连山米业幕后官员,多半都是支持皇太后那一脉的旧派官员。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和熙宁变法有关。

    历史对于熙宁变法的评价,一般会用到这十二个字:“急于求成,用人不当,最终失败”。

    当然这场变法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大宋,也是有很多积极影响的。

    至少它让大宋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改善。

    只不过因为当时这场变法太过超前,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导致反对者众多。

    其中宋神宗的生母高皇后,便是变法的反对者之一。

    高皇后在世时,她最欣赏的人就是现如今的向皇太后。

    所以高皇后支持旧派,向皇太后也跟着支持旧派。

    连山米业的创建者既然是熙宁年间的旧派代表人物,那么毫无疑问参与其中的官员多半也是旧派的人。

    向宗回坚持要把连山米业的账簿交给向皇太后,显然也是担心这件事会牵连出太多的旧派官员。

    一旦朝中有人借着这件事再度掀起新旧两派之争,那向皇太后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被动。

    看看,这就是皇太后的亲弟弟,眼界和格局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只不过裴凌却不屑地嗤笑一声,冷冷地看着向宗回道:“向大人到现在还没想清楚吗?

    大宋不是哪个人一个人的大宋,像连山米业背后的这些国之蛀虫如果还不趁机一网打尽,那大宋未来也不用有什么派系之争了。

    因为那是的大宋江山还姓不姓赵都两说!”

第127章 内幕,格局,派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