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皇叔:陛下何故谋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老将到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日之后,五月初六!

    这几日,随着快马加急的命令飞递各地,整个江南地区都动了起来。

    一个江南百姓从未听过的说法流传开来:国战!

    要么为奴为鬼,要么匹夫有责。

    一辆辆运送辎重的骡车,一艘艘满载物资的船只,在地方官员的紧急命令下,就近运往南京、杭州,松江、苏州四城!

    其余的城池,物资全部带走,人口全部疏散。

    与此同时,一队队敢战的精壮被挑选出来,就近汇集到四座坚城!

    数以万计的百姓,在紧急的加固四座坚城,抢挖护城河!

    在朱君壁的作用下,弘光帝和马士英全力配合,将暮气沉沉的南明小朝廷,变成一部轰然开动的抗清机器。

    到了五月初八,丹阳的三千精壮、太平和镇江两府的五千青壮矿工、七千京畿卫所精兵,已经全部到达南京!

    这一万五千敢战的精壮,朱君壁抽出一万两千全部打散编入数万京营。

    剩下的三千丹阳精壮,全部拨给梅春的孝陵卫。

    然后,下拨盔甲兵器,紧急和老兵训练。

    朱君壁以抗虏大将军的身份,拿着兵部的册簿,拼命的搜刮能战之兵。

    南京周围的兵力全部收缩,包括郑鸿逵和郑彩的五千江防兵马,也全部从镇江撤回南京,船上的大炮拆下来,连夜运走。

    “太傅、上柱国、靖国公黄得公大帅到!”随着一声大喝,马蹄轰隆声中,一杆红色大纛出现在外城郭的长干桥和报恩寺外。

    南明最后一支野战主力,驻扎在芜湖的靖国公黄得功部赶到南京!

    这支兵马,才是朱君壁守住南京的最大依仗。

    黄得功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很是忠心,绝对靠得住。他麾下三万多精兵,都是百战甲兵,军纪严明,是弘光朝廷最后的支柱,绝非京营可比。

    “靖国公到了!”

    数日因为忙碌没有睡好的朱君壁,此时穿了一身弘光赏赐的华丽盔甲,听到黄得功到,立刻强打精神前去迎接。

    随他一同去迎接的,正是陈子龙,郑森,夏完淳这三个最早的幕府属官。

    他们都知道黄得功的分量,是以都不敢怠慢,哪里还会像其他士子那样,再看不起武将?

    朱君壁前世会骑马,这几日骑的格外熟练,他和陈子龙等人直接穿过贡院,纵马往南。

    一路上,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军士,衙役,以及加固城防的青壮。

    整个南京城,被朱君壁折腾的热火朝天。

    等来到聚宝门,正看到南边骑兵开道,旌旗飘扬,耳听得军乐铮铮,人欢马乍。

    但见众军簇拥着一位神情肃毅,身材魁伟的中年大将,昂然而来。

    这位将爷头戴大檐八瓣帽儿盔,高高一支翎羽盔缨,身穿紫花布火漆对襟罩甲,胸口亮晶晶一面护心镜。

    端的好威风!

    此处当有诗为证:“大将从南来,金城重阙开。黄公如猛虎,死不青山埋。”

    却说朱君壁见了黄得功,不禁喜出望外,扬手一鞭上前,大声说道:“黄公亲到,我无忧矣!”

    黄得功勒马,挥手止住军乐,眯着虎视朱君壁:“足下,可是朝廷新任抗虏大将军,嘉定王殿下么?”

    他并没有下马,语气铿锵,带着审视之色。

    接到调兵勤王的军令后,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尽起兵马辎重,放弃芜湖开赴南京。

    可是,他也听闻了有关朱君壁的传闻。

    建文后裔,以幸进封嘉定王,授抗虏大将军。

    黄得功闻报,忍不住勃然

第11章 老将到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