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皇叔:陛下何故谋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三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陈子龙是几社七君子之一,不但诗才纵横,军政上也颇有才干。历史上,两年后抗清殉国。

    陈子龙身后,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生的丰神俊秀,英华内敛。虽是一身书生打扮,可通身透着难以掩饰的富贵清华。

    倒像个钟鸣鼎食的矜贵公子。

    这青年不像陈子龙,他还未出仕过。可是他的名声却很大。

    因为他是郑家人。

    是福建总兵官、南安伯郑芝龙的长子:郑森(郑成功)!

    如今的郑家完全就是割据福建的军阀,对南明小朝廷听调不听宣。

    郑家军不但拥有强大的水师舰队,在福建还有数万陆师,富可埒国,实力强横。

    郑芝龙早年是大海盗,接受招安才成为明朝大员。他对小朝廷态度暧昧,三心二意。历史上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剃发降清,献出了福建。

    但是他的儿子郑森(郑成功),却矢志不移,抗清到底,可谓百折不回。

    郑森不但是郑芝龙之子,授业恩师还是钱谦益,想不出名也难。

    此时郑森听到陈子龙的话,忍不住笑道:“先生(钱谦益)不许我来应募,所以我此来并无应募之心。只是…”

    “只是,天下危亡之际,黎民倒悬之时,国家大事怎可儿戏呢?我只欲知晓,那嘉定王有何高见,可赞画大计,保南京不失。”

    他的意思和陈子龙一样,同样不相信朱君壁,都是因为“不放心”才来。

    “若是他纸上谈兵,言之无物,那这南京城我也待不得了,这便一溜烟去休,助家父举旗抗清,强似在此捶胸顿足,牡丹泣血。”

    最后一个年约十五的少年说道:

    “先生(陈子龙),大木兄(郑森),我却是有心应募。不为别的,就为那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也该来!”

    这句顾炎武不久之后的名言,如今却被朱君壁剽窃。

    而这年仅十五的少年夏完淳,最爱这一句!

    若说当年天下最有名的少年天才,那一定是夏完淳。

    此子五岁作诗,八岁参与社论,九岁出《代乳集》,是名闻天下的神通。被称为“江左少年”。

    他的才干何止是文采?十几岁就参与政治,到处奔走,出入各镇幕府,参赞剿贼抗清之事。

    清军攻占南京后,他回到家乡松江,参与组织抗清义军,数次起事。

    兵败被俘之后拒不降清,大义凛然,讥讽洪承畴,骂的皮厚如牛的老油条洪承畴差点吐血气死。

    慷慨就义时,神色自若,视死如归,年仅十七岁。

    他小小年纪,却做得好大事。良材美玉见识超卓,年少才高足堪重任,没人拿他当孩子看。

    “存古,你年少热血,吾心甚慰。”陈子龙对这个得意高徒说道,“你若入幕,且行且谏之。事不虞,不可留。”

    “以为师看,长江实难固守。唯一死而保南京,或有可行。”

    郑森(郑成功)听到陈子龙说长江不可守,面带愧色。

    他知道陈子龙有句话碍着自己没有出口。

    长江为何守不住?

    因为他郑家的水师,根本没有为国死战之心!

    可惜,郑家的兵权在父亲和叔父们手中,他没能劝说这些长辈为大明效死。

    三人谈话间上的山来,却见正襟危坐的朱君壁,正面带微笑的俯视着他们。

    这就是嘉定王?

    第一次见到朱君壁的三人,不禁都有点惊愕。

第7章 三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