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遇水镜先生开始五分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知人宝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徐家镇,那徐家镇因为两样东西而得名。

    其一,历史人文。人说先有三百年徐家镇而后有颍川城。多少文人墨客出自这个地方,薪火相传,世代不息。

    其二,当地特产的鲈鱼。当地鲈鱼肥美鲜甜,天下达官显贵趋之若鹜。他们时常遣人快马加鞭来徐家镇买鱼,并当日折返,只为尝上一口美味新鲜的鲈鱼肉。

    还没进徐家镇,两人就见一位青年侠客提着两把长剑,远远相迎。

    那青年二话不说,朝崔州平扔过去一把剑,崔州平稳稳接过,拔出长剑摆开阵势,那青年也拔出剑,平举当胸,目光里涌现一丝锐意。

    穆封眠有些错愕,立即后退十步,怎么二话不说两人就要打起来了。

    两人凹了会儿造型,崔州平率先出击,挥动长剑笔直刺向青年。

    青年见状镇定自若,巍然不动,待利剑距离自己一尺之遥,一个闪身轻松避过,然后反手挥剑横扫。崔州平立马变招,一个纵剑迎上。

    剑乃“百兵之君”,两相碰撞,迸发一声悦耳脆响。紧接着是一阵连续的对剑,崔州平剑意凌厉,咄咄逼人。

    青年看似难以招架,节节败退,神色却依旧从容。待退至一棵桃树旁,那青年瞅准时机,一剑挑开崔州平刺来的剑锋,再一脚踏上桃树干,借力回刺。崔州平应对不及,青年的长剑便直直架在了崔州平的脖子上。

    青年这一脚,震得一些桃花飘落,其中一瓣正巧落在青年的剑刃上,被利刃一分为二。

    “甘拜下风,甘拜下风。元直兄,这么多年了,我可一次都没有赢过,你又何必每次都拿我试剑呢。”崔州平一脸窘态。

    果不其然,此青年正是徐庶——水镜先生举荐之人。

    徐庶轻轻一笑,长剑一收,顺势划断了崔州平腰间系酒壶的一根麻绳,倾身接住酒壶。

    “崔均啊崔均,我可想你酿的这口清酒许久了。”

    “我又何尝不想念你徐元直……”崔州平顿了顿又道,“家中酒案上鲜美的蒸鲈鱼呢!”

    说罢,两人朗声大笑,穆封眠也笑眼弯弯。

    “这位是……”徐庶终于注意到立在一旁的穆封眠。

    “在下扬州吴郡穆封眠,旧闻徐少侠大名。”穆封眠心里有些许激动,或许面前的青年,就是助自己完成一番伟业的第一位良助。

    三人寒暄片刻,一同前往徐庶家中。

    徐庶家里看起来并不富裕,徐庶母亲却十分好客,舍得摆满桌好菜,招待来客。

    崔州平取来他那壶清酒,分别倒在三人的碗中,一股清酒柔和的淡香扑鼻而来,仿佛置身空旷的蒙古草原。

    “元直兄、穆公子,请。”崔州平双手端起大碗,朗声道。

    “请。”

    “请。”

    三人都抿了一口清酒。

    “美哉。”崔州平淡淡一笑道,“宝剑配英雄,歌谣配美酒。这吃酒怎能没有歌赋相伴?”

    话音刚落,徐庶开始有节奏地击打桌面,高声唱道:“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好!好!好!”徐庶唱完,穆封眠和崔州平纷纷出声赞叹。

    “元直兄,再来一曲罢。”崔州平兴致高昂。

    “再来一曲?”徐庶喝了两口口清酒,脸颊微微泛红,崔均酿的酒,酒劲儿十足。

    “再来一曲!”穆封眠附和道。

    “有人在下,我欲辅之……”徐庶也不含糊,朗声高唱。

    徐庶这回唱的是屈原的《招魂》,穆封眠对这首千古诗作有印象。倘若这徐元直生在二十一世纪,一定是一位戏曲大家,少说也是位地方名角儿。

    曲毕,三人的兴致都达到顶峰。穆封眠也听出徐庶胸怀大志、怀才不遇的境况。

    看来招揽的机会很大。

    “恐能够饮酒高歌的岁月不久矣。”穆封眠佯装掩面,直入主题。

    “穆公子此话何意?”徐庶喝得正酣,被穆封眠天外飞来的这句话扫了兴致。

    “不知两位是否听过巨鹿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的事迹?”穆封眠凑上前,压低声音发问。

    “可是那自号‘大贤良师,以符水传道,坐拥教徒数万众的张角?”徐庶道。

    “正是此人,我看此人党羽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州,朝廷却对此不闻不问,丝毫没有管辖的意思。他张角立三十六方,是为何意?他若举兵谋反,又当如何?八州的百姓或将遭受战乱之苦。”穆封眠娓娓道来,话锋里藏着丝丝锐意。

    “穆公子年纪轻轻,深明大义,佩服佩服。”徐庶神色凛然,“我与穆公子观点一致,那巨鹿郡张角不出三年,必定起事。”

    三人的对话都不自觉压低了嗓音,然后是一阵许久的沉默。

    穆封眠见时机已到,缓缓起身,双手端起酒杯,走至徐庶跟前,躬身道:“穆封眠不才,愿请徐少侠一同远行,共谋大业。”

    徐庶也直视穆封眠,两人志同道合,眼中都有微亮的光点流转。接着,徐庶转眼望向自己的母亲,老妇人扶着门边,对着徐庶点头默许。

    “今日与穆公子一见如故,徐元直愿尽绵薄之力,与公子共谋大业。”

    徐家镇的上空,忽有只鹏鸟掠过。它在半空盘旋了一会儿,然后直冲元宵,消失在了天际。

第2章 知人宝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