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无限续命从活捉司马懿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定策凉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逸自得到雍、凉二州,又解决了魏吴联合攻蜀困境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大张旗鼓的巡查和安抚各地,重点是凉州。

    凉州东接蒙古草原,西靠青藏牧区,北邻西域诸国,南连黄土高原,千里之地,水草丰美,是三国时期最大的养马场。

    当年,权臣董卓出身于凉州,他麾下骑兵多出自凉州,他的西凉兵团曾在对抗关东各地诸侯的战争中,连续击败曹操、鲍信、孙坚等人的军队,可见实力有多强劲。

    可谓,谁得到了凉州,就得到了天下第一骑兵兵团。

    所以,如此用武之地,刘逸怎能不亲力亲为。

    为表庄重,刘逸上奏刘禅,封姜维为凉州刺史,邓芝为武威太守。

    姜维毕竟出自凉州,从小和羌人打交道,对羌人的风土人情更了解一些,在羌人的心中也比邓芝更有威望一些。

    因此,权衡再三,刘逸才做出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邓芝不能胜任。

    邓芝可是文武双全的干才。

    当然了,姜维只是是挂个名头而已,具体军政大事还是由邓芝处理。

    姜维和邓芝均为蜀国重臣,二人共同署理凉州,更能彰显蜀国对凉州的重视,以安羌人之心。

    凉州各郡归蜀后,基本也都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不过,刘逸发现一个问题,各郡官吏短缺不完善,而且碌碌无为之辈还多。

    更要命的是,诺大的凉州竟然没有羌族子弟担任要职。

    殊不知,凉州乃羌族人的集聚地。

    针对和打压异族,这如何能长治久安?

    深思熟虑后,刘逸定下了使凉州长治久安的方针。

    选贤良,立学校,劝农桑。

    首先是,选拔能员干吏,充斥各部衙门,这是一切方针的首要原始班底。

    武威郡,太守府邸。

    凉州地区最高军政会议。

    刘逸,姜维,邓芝三人,皆一脸严肃的端坐在正厅内。

    主要讨论凉州以后的施政策略。

    刘逸提出的的“选贤良、立学校、劝农桑”九字方针,姜维和邓芝二人大为赞叹,毫无疑问全票通过。

    “大体发展方向定下来了,细节问题不知二位可有何高见?”

    房间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刘逸当然胸有成竹,但他并没有急于开口,而是一边品茶,一边面带微笑的看着略皱眉头思索的姜维和邓芝二人。

    当然了,刘逸这么做并不是故弄玄虚,他要的就是这种氛围,遇到大事,大家共同探讨,而

第33章 定策凉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